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董柳
北京時間9月20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下稱《報告》),中國排名第12位,較2020年上升2位,排名再創新高。
《報告》高度評價中國在創新方面取得的進步,並強調了政府決策和激勵措施對於促進創新的重要性。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中國深圳-香港-廣州地區位列第二位。
中國位列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
《報告》顯示,瑞士連續第11年位居榜首,瑞典、美國、英國、韓國分列第2位至5位;中國位列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超過日本、以色列、加拿大等發達經濟體;韓國由2020年的第10位躋身2021年的第5位,上升趨勢明顯;土耳其(第41位)、越南(第44位)、印度(第46位)等中等收入經濟體在過去10年中排名上升明顯,正在改變全球創新格局。
而中國自2013年起全球創新指數排名連續9年穩步上升,上升勢頭強勁。
在分項指標方面,從創新投入看,中國的貿易、競爭和市場規模,知識型工人等2項大類指標均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閱讀、數學和科學PISA量表得分,國內市場規模,提供正規培訓的公司佔比,國內產業多元化,全球研發公司前三位平均支出,QS高校排名前三位平均分,產業集群發展情況,資本形成總額在GDP中的佔比,企業供資GERD佔比等細分指標排名靠前。
這表明中國在促進產學研合作,發展特色產業,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等方面採取了更多措施,為企業創新發展營造了更好的環境。
從創新產出看,中國的優勢集中在無形資產、知識的創造、知識的影響。其中,本國人專利、商標申請,創意產品出口在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等細分指標均實現全球領先。
2021年,知識傳播這一大類指標進步明顯,特別是知識產權收入在貿易總額中的佔比這一細分指標持續進步,表明中國正逐步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
中國深圳-香港-廣州地區保持第二位不變
《報告》顯示,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日本東京-橫濱地區、中國深圳-香港-廣州地區、北京、首爾、美國聖何塞-舊金山地區分列前五。
與去年相比,深圳-香港-廣州(第2位)排名不變,北京(第3位)、上海(第8位)、南京(第18位)、杭州(第21位)等排名均有所上升,且上升幅度明顯。
中國深圳-香港-廣州地區保持第二位不變,與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不斷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有關。
2019年2月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協同創新環境更加優化,創新要素加快集聚,新興技術原創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顯著提升」;到2035年,大灣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國際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綱要》還提出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包括構建開放型區域協同創新共同體、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和平台、優化區域創新環境等。(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陳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