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
《中華工商時報》06版
刊登襄陽市工商聯
建立聯合機制「零距離」服務企業 優秀做法
↓↓↓
原文如下
請大家閱悉
建立聯合機制「零距離」服務企業
湖北省襄陽市工商聯主席蒙世遠
編者按:
近年來,湖北省襄陽市工商聯著眼於促進「兩個健康」、發揮「聯」的優勢,紮實開展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組織民營企業走進市直部門,打通企業與政府溝通渠道,積極打造溝通幫扶「制度化平台」,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力。《建立聯合機制「零距離」服務企業》榮獲全國工商聯「創新中國」工商聯(商會)工作優秀案例、湖北省工商聯創新實踐成果一等獎。
走出去,手牽手聯合建機制
建立政商聯繫溝通機制是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的機制保障。針對民營企業反映訴求和解決問題渠道不暢的問題,湖北省襄陽市工商聯發揮「聯」的優勢,主動走出去,聯合其他市直部門,建立政企溝通機制,積極打造溝通幫扶「制度化平台」,打通政企溝通「最後一公里」。襄陽市工商聯先後與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法院等部門聯合出台《加強溝通聯絡依法保護服務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意見》。
企業家們一直認為,機制的建立暢通了訴求渠道,提高了辦事效率,拉近了政企之間的距離,增進了雙方的感情,激發了企業家投資的熱情。
沉下去,點對點廣泛聽民意
開展政企溝通,企業有話說、說在點子上是關鍵。襄陽市工商聯從抓基礎入手,採取聯繫一批、推薦一批的方式,建立最廣泛企業資料庫,挖掘「新面孔」,擴大「朋友圈」,緊密地把民營企業團結在工商聯周圍。為有效提煉企業「最關心、最期盼、最困難」的問題,切實解決一批企業困難和問題,襄陽市工商聯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活動,「打開門」「俯下身」「心貼心」,通過召開座談會、深入企業、商會調研、點對點訪談等形式,廣泛聽取民營企業的意見和建議,掌握了民營企業的需求和心聲,為民營企業走進市直部門指明了方向,為有針對性地安排「民營企業走進市直部門」有話可說、有苦可訴、有事可商、有難可幫打下堅實的基礎。
引進門,面對面交流搭平台
親清政商關係座談會是工商聯溝通政企聯繫的重要平台。近年來,襄陽市工商聯充分把握民營企業發展需求,積極回應民營企業關切,根據民營企業的願望和訴求,先後組織民營企業與襄陽市行政審批局、市人社局、市鐵路法院、市司法局等10多個部門多次面對面交流,聽取市直部門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反映企業訴求,提出意見建議。
4月9日,襄陽市工商聯組織民營企業家150多名與湖北省高法、省人社廳、省生態環境廳領導面對面座談交流,協調解決涉及法律、就業、環保等一批問題。與會企業家表示,政府和企業在溝通交流中進一步密切了關係,黨政幹部更了解民營企業了,民營企業也更理解政府部門了,達到了心與心交流的效果,達成了許多共識。
融進去,實打實排憂解難題
襄陽市直各部門把解決民營企業的困難和問題,作為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的實際行動和成果,實打實為民營企業解決困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400多名企業家參加對話會,100多個問題得到當場解決。
2020年以來,襄陽市工商聯受理民營企業各類訴求35件,辦結35件;舉辦訴求對接交辦會7次,印發企業訴求簡報11期,先後得到襄陽市領導16次批示,《創新辦理企業訴求服務民企健康發展》獲湖北省工商聯創新實踐成果一等獎。
組織民營企業走進市直部門,是襄陽市工商聯構建親清政商關係的重要抓手。「零距離」互動、「面對面」交流,推動了服務舉措的不斷深入,既拉近了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之間的距離,也在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之間搭建了一座座「連心橋」,有效增強了企業的發展信心和政府部門的服務熱情,形成了政企良性互動循環,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
【來源:襄陽市工商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