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舉招兵買馬的青島國資,近段時間收穫頗豐。

轉轉與青島
成立於2015年的轉轉集團,是國內領先的循環經濟產業公司,旗下擁有轉轉、找靚機、采貨俠和紅布林等多個二手電筒商品牌,曾入選「gei世界獨角獸企業」榜單。
其與青島的緣分,始於2021年。
當年1月28日,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重點項目簽約儀式,現場包括轉轉科技全國總部項目在內的50個重點項目集中籤約落地。
根據彼時西海岸方面的報道顯示,轉轉科技全國總部項目將建設落成全國最大的針對二手交易的智能檢測中心,形成以青島為中心,輻射全國的「互聯網+服務」的新經濟服務模式。同年3月,該項目公司註冊正式完成。
一個月後,轉轉集團方面又披露其在春節前已獲得先後來自於gba大灣區基金、青樾基金共計3.9億美元投資,這也是轉轉自2020年5月與找靚機戰略合併組成新的轉轉集團後,獲得的首筆融資。
值得一提的是,青樾基金的主要出資方之一,正是來自西海岸的國資平台——青島融控。
而轉轉集團在青島布局總部項目的模式,與西海岸新區同期引進的京東方項目,也有相似之處——通過地方國資介入,打開城市與企業溝通的入口。
2022年7月,轉轉集團全國總部落成暨智能質檢中心投產儀式在西海岸新區舉行,該項目總投資達15億元,系全國第一個全品類的智能質檢中心,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二手商品智能質檢中心。
對於這一項目的投產,轉轉集團創始人、ceo黃煒表示,這標誌著轉轉實現向循環經濟產業公司的全面轉型。
一年後,轉轉科技全國總部項目輕質檢生產線建成並正式投產。至此,全國最大的多品類質檢中心、轉轉集團全國唯一總部實現全面投產運營。
從數據上看,西海岸國資對轉轉的投資,已經讓這座城市獲得了豐厚收益。
公開報道顯示,轉轉集團在青島落地的項目,直接解決就業超1000人,其中本地員工佔比超90%。同時,截至2025年5月,轉轉集團在青島累計實現營收超過250億元,成為西海岸新區電商零售標杆型企業。
另據青島西海岸新區國際招商促進中心的消息顯示,2024年轉轉科技全國總部項目在新區實現外資到賬3000萬美元;自設立以來,已在新區累計實現到賬外資1.45億美元。
當然,比起投資、稅收、就業等給城市經濟發展帶來的顯性收益,更要看到的是,城市與產業也藉此實現了深度融合,而這正是青島國資大舉收購的更深層用意。

青島國資「買買買」的新思路
從轉轉身上,可以更為直觀地看到優質項目對城市競爭力的核心拉動作用。
今年4月,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發布全國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城市和企業名單,青島躋身城市名單。同時,註冊地位於青島的轉轉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上榜企業名單。
根據試點方案,青島將在二手商品流通的主體培育、模式創新和法規標準等方面探索出一批可借鑒、可複製和可推廣的典型案例,為盤活閑置資源提供新的路徑,為建設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貢獻新方法論。
二手商品交易市場的暢通,對於刺激消費需求增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也被視作青島經濟增長的一個關鍵引擎。
今年一季度,青島社消零增速為2.2%,低於全市gdp增速3.7個百分點,表現低迷,更需要激活二手商品交易等潛在增量空間,以進一步釋放消費增長潛力。
同時,考慮到青島眼下正在加快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而二手商品流通作為消費綠色轉型的重要途徑,對於青島實現目標,同樣會帶來助益。
再者,青島還擁有海爾、海信等一批家電巨頭,與以轉轉為代表的循環經濟產業公司,也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海爾早在2016年就曾與轉轉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將共同打造國內最大最專業的家電置換服務平台。
在青島將智能家電產業明確為全市「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中要優先發展的3個優勢產業之一,以及國家層面大力推進「以舊換新」的背景下,如能進一步打通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有望進一步挖掘青島智能家電產業的產能。
說了這麼多,還是想要闡明一點。從青島國資引進轉轉項目來看,與本地優勢產業以及城市目標的深度結合,已成為青島國資「買買買」的新思路。
直白來說,就是更具有市場前瞻性和專業度。
要知道,青島國資前些年的「買買買」,也曾面臨爭議,例如剛剛退市的鵬博士以及讓青島國資虧掉20億的每日優鮮。但整體來看,青島國資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無論是4年累計為青島留下5億稅收的轉轉,還是京東方、芯恩等一批涉足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項目,背後無不有青島國資的身影。
青島國資從「四處出擊」,到以更具前瞻性和專業性的「精準定向」,每一筆投資操作的轉變,預示著未來招引企業與項目質量的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