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MTguanchawang
2025年,對君樂寶來說,可謂到了關鍵的一年。早在2022年,君樂寶就設定了目標:2025年力爭銷售額達到500億元;同時,爭取在2025年完成上市。

2008年三鹿事件後,儘管君樂寶產品在這場危機中檢驗合格,但市場壓力迫使其選擇了低價策略,從而獲得了「價格屠夫」的稱號。這一策略確實在短期內帶來了銷量的激增和品牌的廣泛傳播,但長期而言,卻導致毛利率難以提升,利潤壓力巨大。君樂寶曾試圖通過高端化進程來擺脫這一困境,推出了諸如「悅鮮活」、「純享」等高端品牌,但在伊利、蒙牛等老牌企業的強烈競爭下,其市場份額始終難以有顯著提升。
更為嚴重的是,君樂寶在追求快速擴張的過程中,不惜背負高額負債。從2019年與蒙牛分手後,君樂寶引入了多家投資機構,開啟了瘋狂的併購模式。2020年3月,紅杉中國宣布完成對君樂寶的戰略投資,此輪投資方還有高瓴、建投創發、中秦興龍等機構。同年6月,君樂寶又獲一筆股權融資,投資方為平安創投和中秦興龍。2021年年底和2023年7月,君樂寶完成了兩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博佳資本、厚生投資、弘章投資、國投創益、河北廣電、瑞勝資本等。
「錢多了」之後,君樂寶開啟併購模式,為上市做準備。2021年,君樂寶戰略投資了乳酪產品供應商思克奇;2022年,其收購了來思爾乳業股份。進入2023年,君樂寶更是加速了其投資併購的步伐,至少發起了6起相關交易,包括入股酪神世家、收購來思爾智能化和銀橋乳業股份,以及對茉酸奶和一然生物進行戰略投資。
併購對於君樂寶來說不完全是良藥,也隨之帶來了負債較高的問題。根據已披露數據,2022年,君樂寶資產總額約210.89億元,凈資產約47.17億元,負債率約為78%。同一時期,伊利、蒙牛的資產負債率為58.66%和57.52%。這種「負債擴張」的模式雖然短期內提升了市場佔有率,但長期來看,卻使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大幅下降。一旦市場出現波動,君樂寶就可能陷入資金鏈危機。此外,快速擴張帶來的整合成本也對企業的長期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
君樂寶的財務狀況更是令人擔憂。較高的負債率不僅使投資者對其財務健康狀況和償債能力產生質疑,更對其IPO估值產生了負面影響。在盈利能力方面,君樂寶也遠不及同行業其他企業。長期依賴低價策略導致其凈利潤率極低,即使在營收高速增長的時期,凈利潤率也僅為2%-4%。這種盈利能力的不佳,使得君樂寶在未來的盈利增長能力面臨嚴峻挑戰。
而乳製品行業整體增長放緩的背景,更是給君樂寶的IPO之路增添了重重困難。隨著伊利、蒙牛等乳企巨頭營收的同比下滑,投資者對乳業板塊的投資熱情逐漸減退。其他乳企如認養一頭牛、完達山乳業等在上市過程中也遭遇了挫折,這無疑給君樂寶的IPO帶來了更為嚴峻的市場考驗。
除了財務和盈利能力的困境外,君樂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表現也令人擔憂。在黑貓投訴平台上,關於君樂寶的投訴屢見不鮮,涉及異物、保質期內變質等多個方面。這些問題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更對企業的品牌形象和聲譽造成了嚴重影響。
2024年10月底,一則視頻在網路上掀起軒然大波,一位江蘇寶媽稱,她的女兒在飲用君樂寶「優佳牧場」純牛奶時,感覺口中有渣滓,隨後她倒出牛奶發現裡面竟然有黑色異物。發現問題後,該消費者第一時間進行了投訴,並將涉事產品送到了派出所。君樂寶方面隨後將涉事產品送往無錫市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進行檢測。
綜上所述,君樂寶在IPO之路上面臨著高負債、低利潤、行業增長放緩以及食品安全問題等多重困境。這些問題相互交織,使得君樂寶的上市之路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挑戰。在未來,君樂寶需要更加審慎地考慮其發展戰略和路徑選擇,以化解當前面臨的困境並實現可持續發展。然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這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