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萊說
編輯:豆萊說
自特朗普再次上台之後,中美貿易關係急轉直下,貿易戰硝煙再起,上一秒,世界經濟似乎還在復甦軌道;下一秒,全球股市蒸發40萬億人民幣。
美國祭出關稅大棒,劍指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中國迅速反擊,稀土反制措施直擊美國高科技產業命脈。
而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打的不僅僅是中國,而是包括歐盟在內的60多個國家,甚至連無人島的企鵝都沒有被放過。
和這麼多國家對立的後果,毫無意外很多國家進行了反擊,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表示,已經有五十多個國家主動聯繫美國,希望能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
如今的這個局面,特朗普又該怎麼走下這個台階呢?
特朗普「關稅手術刀」初露鋒芒
4月5日凌晨,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宣布,將對全球貿易夥伴加征高額關稅,這一消息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巨大動蕩。
中美貿易戰的影響迅速擴散到全世界,全球金融市場因此劇烈波動,短短兩天時間,全球股市的價值總和減少了大約40萬億人民幣。
各國股市普遍下跌,投資者感到害怕,大量出售股票等高風險投資,轉而購買黃金等更安全的投資產品。
市場普遍不看好中美貿易戰的未來走向,擔心貿易戰進一步升級,對全球經濟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面對全球股市的集體重挫,特朗普和他的經濟團隊卻似乎並不為所動。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特朗普多次為其關稅政策進行辯護,聲稱這已經為美國帶來了大量收入,是解決美國高額財政赤字的唯一良方。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態度也出現了180度大轉彎,他在媒體採訪中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必要的」。
他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只是一種「短期反應」,並稱"市場總是低估了特朗普。
據美方透露,在特朗普宣布加稅決定後的短短几天內,就有超過50個國家聯繫美方要求進行談判。
然而,面對眾多貿易夥伴的關切,特朗普和他的經濟團隊似乎並不急於給出答覆,相反,他們正忙著為這場"關稅手術"尋找更多理由。
這不禁讓人懷疑,特朗普的真正目的,是否只是為了兌現競選承諾、討好保守派選民,從而進一步鞏固其執政根基?
中國奮起反擊,美國經濟命脈遭重創
如果說特朗普的「關稅手術刀」是一記有力的進攻,那麼中國的反制措施無疑是一記更具殺傷力的反擊。
就在全球金融市場風聲鶴唳之際,中國宣布,為捍衛多邊貿易體制,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決定自4月10日起對所有源自美國的商品加征34%的全面關稅,並對包括稀土在內的關鍵戰略資源實施出口管制。
消息一出,美國高科技企業股價呈現斷崖式下跌,蘋果、英特爾、高通等公司市值兩日內合計蒸發超過3.5萬億人民幣。
中方的反制措施可謂用心良苦,對準了美國經濟的命脈,以稀土為例,中國是全球最大稀土出口國。
美國高科技產業超80%的稀土原料依賴進口,其中近60%來自中國。中方此舉無疑會對美國科技產業鏈構成嚴重衝擊。
不僅如此,在消費品領域,中國也是美國的最大進口來源地之一。
中方加征34%的全面關稅,意味著從手機、電腦,再到飛機、汽車,美國消費者將不得不為中國產品買單。
面對中方迅猛有力的反擊,美國商界和資本市場很快按捺不住,紛紛向政府和國會施壓。
據媒體報道,蘋果、波音、特斯拉等一批美國企業高管當天就聯名向白宮發出公開信,呼籲特朗普政府儘快調整對華貿易政策,化解兩國貿易摩擦。
然而,面對國內外的巨大壓力,特朗普短期內讓步的可能性並不大,其原因主要是特朗普需要兌現競選承諾,繼續在關稅問題上保持強硬。
另一方面,在中期選舉臨近之際,特朗普更需要保守派選民的支持,因此,退一步、示弱,恐怕並不在特朗普的考慮之列。
信息來源:金融界金融界2025-04-07——歐盟280億美元反制關稅箭在弦上!馬克龍呼籲「暫停美投資」,全球產業鏈面臨「斷鏈」危機
歐盟亮劍,特朗普的孤立無援
在這場全球貿易博弈中,美國的另一大貿易夥伴歐盟,同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作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三大經濟體,歐盟在全球貿易體系中擁有巨大話語權,更為重要的是,歐盟對美出口規模龐大,一旦爆發全面貿易戰,後果不堪設想。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歐盟各國起初也難免有些慌亂,然而,隨著中國率先發難、對美反擊,歐盟國家很快達成共識,決定聯手應對美國的貿易霸凌。據
歐盟官員透露,歐盟27國已經就一份總額高達28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稅清單達成一致。
該清單涵蓋鋼鐵、鋁材、摩托車、化妝品等諸多領域,一旦實施,勢必讓美國經濟和就業再度大傷元氣。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和歐盟目前分別為美國第一大和第三大貿易夥伴,兩者對美貿易總額合計佔美國貿易總額的40%以上。
如果中歐兩大經濟體聯手對美加征「對等關稅」,屆時將有超過一半的美國進口產品遭受重創。美國民眾將不得不為特朗普一意孤行的關稅政策埋單。
在內憂外患、四面楚歌之下,特朗普還能堅持多久?答案或許只有時間知道。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單方面挑起的這場貿易戰,已經在全球經貿體系投下一枚重磅炸彈。世界經濟版圖或將因此發生深刻而劇烈的變遷。
結語
特朗普的一紙關稅令,引爆全球金融市場,4萬億人民幣市值瞬間灰飛煙滅,美國的貿易夥伴,有的選擇退避、等待,有的奮起反擊、針鋒相對。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沒有誰能獨善其身,也沒有誰可以一家獨大,"在"敗者為寇"的叢林法則下,誰能笑到最後,還得看誰的底氣更足,誰的戰略布局更具前瞻性。
對於中國來說,應對貿易戰的資本和底氣並不缺乏,憑藉超大規模的內需市場、完備的產業鏈條、龐大的新興市場開拓空間,中國對沖貿易戰衝擊的能力不容小覷。
可以預見,在國際社會的普遍反對和聯合反制下,美國要付出的代價只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