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指數增強基金 首批12隻科創綜指增強基金獲批
3月27日,記者從渠道人士處獲悉,首批12隻科創綜指增強基金已經獲批。此前,富國、博時、天弘、國聯、蘇新基金等12家基金管理人集體申報了科創綜指增強基金。同時,長城上證科創板綜合指數型基金也於同期拿到了批文。
業內人士表示,科創綜指成份股聚焦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了我國科技創新的核心力量。科創綜指增強基金產品獲批,一方面,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另一方面,提升了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本周五(3月28日),上證基金指數跌0.57%收報6994.26點,深證etf跌0.52%收報1477.40點,樂富指數跌0.49%收報7392.08點。
3.29【★★★★★】 公募基金業績 大曝光!易方達39億,工銀瑞信21億,廣發20億,招商超16億,匯添富超15億
上市公司年報進入密集披露期,其控股、參股的基金公司2024年經營情況也隨之曝光。
3月28日晚間,廣發證券披露2024年年報,備受市場關注的兩大基金巨頭——易方達、廣發基金2024年經營業績出爐。
年報顯示,2024年,易方達基金實現營業收入121.09億元,同比下滑3.13%;實現凈利潤39億元,同比增長15.33%。廣發基金實現營業收入72.60億元,同比下跌5.01%;實現凈利潤20億元,同比增長2.56%。
3.29【★★★★★】 基金銷售 螞蟻基金爆了!營收163億,猛增29%!凈利潤達......
儘管2024年資本市場跌宕起伏,但把握住債券基金及股票指數基金「風口」的第三方基金銷售巨頭,依舊交出靚麗的全年經營成績單。3月28日晚間,恒生電子披露2024年年報,其參股的螞蟻基金過去一年營收數據隨之曝光。
年報數據顯示,螞蟻基金2024年營收逼近163億元,再創成立以來新高;凈利潤達到4.5億元,相比2023年增長28.60%。
3.24【★★★★】 etf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全球受監管開放式基金資產規模約530.94萬億元,中國坐穩全球第4位置,中國etf亦位列全球第4
日前,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在官網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全球受監管的開放式基金資產(不含基金中基金)規模為73.86萬億美元,約摺合人民幣530.94萬億元。2024年四季度,全球受監管開放式基金資產規模(不含基金中基金)縮水1.1萬億美元,約摺合人民幣7.9萬億元(按照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7.1884折算)。
3.24【★★★★】 新基金髮行 年內發行規模佔比首超50%,權益類基金髮行快速回暖
新的一周(3月24日—3月30日),新基金市場又有20隻新品來了。
在近期股市回暖背景下,權益類基金成為新基金髮行市場的絕對主力,今年權益類基金髮行快速升溫,3月份以來發行規模佔比首次突破50%,凸顯了市場回暖背景下資金向權益類資產傾斜的趨勢。
本周權益類基金持續上新,接棒中證a500指數基金的發行熱度,自由現金流主題基金陸續發力布局,一場新的發行「大戰」即將上演。
3.29【★★★★】 基金公司高管變更 剛宣布:又一基金總經理變更
3月29日,華潤元大基金公告稱,總經理江先達因個人原因離職,公司任命黃震為新一任總經理。黃震此前具有多年公募基金高管經驗,他曾歷任國聯基金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務。
3.29【★★★★】 基金公司高管變更 千億公募董事長,吳若曼離任!最新發聲
3月29日,興銀基金官宣,吳若曼不再擔任興銀基金董事長一職。同時宣布,公司總經理易勇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職務。離任時間和任職時間均為3月28日。
據悉,吳若曼是行業「老人」,在金融行業工作近40年,曾任職多家證券、銀行、期貨、基金機構管理人員,具備豐富的大資管和普惠金融投資及管理經驗。
3.29【★★★★】 債券基金 這類基金「閃電」結募,誰在「掃貨」?
3月份以來,多隻攤余成本法債基宣布重啟運作,並開放申贖,部分債基重啟申購後「閃電」結募。
多位受訪業內人士表示,2025年以來,債券市場大幅波動,多隻債基短期業績告負,無懼市場波動的攤余成本法債基重獲關注。很多理財子公司開始積極申購攤余成本法債基,目前機構投資者對攤余成本法債基的需求非常旺盛。
3.26【★★★★】 基金公司高管變更 知名百億基金經理,升職!
資管行業再迎新一位投研副總。
3月26日,中泰證券資管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任命姜誠為公司副總經理。
公開資料顯示,姜誠擁有上海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他於2006年7月至2010年9月擔任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資產委託管理部投資經理;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擔任安信基金籌備組研究部總經理;2011年12月至2016年4月,歷任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部總經理、基金投資部總經理;2016年4月,他加入中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歷任機構投資部總經理、基金業務部總經理(期間曾兼任研究部總經理)、權益公募投資部總經理。現任中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權益公募投資部總經理。
3.25【★★★★】 業績比較基準 近期不少基金產品宣布降低基準,或提前應對
公募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是衡量投資表現的標尺,更是基金經理能力的「試金石」,目前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中國基金報記者發現,3月中旬以來,廣發、天弘、建信、匯添富、東方紅資管、方正富邦、中信保誠等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宣布變更業績基準,今年以來宣布變更業績基準的產品數量達到82隻(各類型分開計算)。
3.24【★★★★】 債券基金 債市調整,新發市場仍頻出「爆款」
債券市場雖然調整,新基金髮行市場仍頻出爆款:近日多隻債券基金因達到募集上限而提前結募。大成景蘇利率債、宏利悅利利率債發行規模均接近60億元,分別為3月份規模第一、第二大的新基金。此外,3月份,金鷹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宏利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成立規模也均達到50億元募集上限。
業內認為,債市中長期趨勢並未扭轉,尤其經歷過不小幅度調整後,性價比也在逐步修復。
3.24【★★★★】 etf 中型公募發力etf賽道 突破口或在細分創新領域
當前etf市場展現出一種新的趨勢:中型基金公司的「存在感」明顯增強。這一趨勢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
首先,熱門產品不再是指數「大廠」專屬,很多出自中小型公募。比如當前etf市場最熱門的新品類自由現金流etf,已有超20家公募上報相關產品,其中包括華富、方正富邦兩家中型公募。此前曾引發「現象級」申報盛況的中證a500etf,迄今已有逾30家公募布局,融通、海富通、申萬菱信、泰康、浦銀安盛、銀河、中金、興業、西藏東財等一批中小型基金公司都已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