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索寒雪 北京報道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綜藝集團董事長昝聖達接受了《中國經營報》記者的採訪。今年,他提出了《關於進一步提振證券市場投資者信心的建議》。他建議:「儘快推出較大規模的證券市場穩定基金,以便在證券市場持續低迷或異常波動時,能夠持續大規模買入藍籌股、etf或符合國家發展戰略的新興產業股。」
穩定證券市場
自2024年9月24日以來,為提振經濟和穩定證券市場,國家已實施一系列政策,包括降准降息、提供證券基金保險互換便利、回購增持再貸款、改革併購重組以及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
昝聖達對此表示肯定:「這些新政策實施後,國內經濟指標明顯回暖,穩定了市場預期,並提升了資本市場的活力。近期,一些國外知名投行對中國股市的看好態度,也充分證明了中央決策的及時性和正確性。」
然而,他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雖然當前證券市場總體趨勢向好,但其整體運行仍然較為脆弱,投資者對於長期持股的信心仍然不足。因此,我們需要在提振投資者信心方面採取更多、更有力的措施,以確保我國證券市場能夠更健康地發展,並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為此,他再次強調了設立證券市場異常情況下的干預機制的重要性,如推出大規模的證券市場穩定基金。他認為,這樣的措施可以有效減少恐慌性拋售,穩定市場情緒,優化市場結構,並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
此外,昝聖達還建議在合規的基礎上適當放寬交易容忍度,以保持市場的活躍度。他提議:「在鼓勵投資藍籌股和戰略新興產業股的同時,應制定科學、規範的交易規則,對符合這些規則的交易適當放寬容忍度,並減少停牌核查的次數。但與此同時,必須堅決處罰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
規範市場行為
對於資本市場中的不當行為,昝聖達也提出了相應的懲治建議。他特別指出,有些「作妖者」通過散播不實消息導致股市及個股大幅波動,這種行為嚴重干擾了投資者的決策,扭曲了市場價格信號,侵害了投資者的權益,並影響了資本市場的正常功能。
因此,他強烈建議嚴厲打擊這種「小作文」現象,並表示監管部門與執法機關應協同合作,按照證券法的規定,深入挖掘並切斷其背後的利益鏈和產業鏈。
關於併購問題,昝聖達認為應進一步放寬對併購標的行業的要求。儘管監管部門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鼓勵上市公司的併購重組,但在某些領域(如食品消費領域),許多優質的併購標的仍然很難通過併購重組進入上市公司。
他特彆強調:「在國家鼓勵消費的大背景下,我建議監管部門放寬對相關領域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限制。特別是對於上市公司控股公司旗下已有的諸如白酒之類的消費類優質資產,如果用於改善上市公司質量的資產注入之類的行為,監管部門應給予優先鼓勵和支持,並優先進行審批。」
(編輯:郝成 審核:吳可仲 校對:張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