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願意簽」、「儘快談」,俄烏開始礦產「競價」

2025年03月05日20:30:24 財經 6451

鳳凰網財經《數讀財經》

一周不到,剛在特拉法加廣場強硬表態的澤連斯基做出新表態,關於美烏礦產協議,他表示,烏方願在任何時間、以任何方便的方式簽署,烏方視該協議為邁向更大安全和堅實安全保障的重要一步,他希望該協議能夠發揮作用。

急迫的表態之下,是對俄美外交與貿易關係上急速升溫的不安。

上個月底,澤連斯基因白宮的"驅逐令"霸佔全球頭條時,普京在克宮放話:"俄羅斯向所有夥伴敞開資源庫",翻譯過來分明是西伯利亞熊對華爾街禿鷲的致命誘惑——畢竟特朗普的本質是商人,烏克蘭境內「可開採的關鍵礦產規模」還有待勘探,而俄羅斯是真的油氣和礦產出口大國。

於是圍繞著利益至上的「doge版美國」,俄烏使出了渾身解數,只是新一輪競爭不再僅限於領土,而是誰家的礦多……

澤連斯基「願意簽」、「儘快談」,俄烏開始礦產「競價」 - 天天要聞

普京的礦車vs澤連斯基的鑽機

「整個交易的第一個要素是結束戰爭,」特朗普表示,「但是,就像我們對烏克蘭所做的那樣,我們也許能在俄羅斯方面做一些經濟發展,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歷史像是一首不斷重複的協奏曲,就像當年沙皇彼得三世的戲劇性轉變——那位親普魯士到被俄貴族唾棄的短命沙皇,用向宿敵腓特烈大帝割讓東普魯士的荒誕條約,提前三百年預演了北約東擴的「槓桿交易"。

澤連斯基「願意簽」、「儘快談」,俄烏開始礦產「競價」 - 天天要聞

但不提特朗普對俄羅斯政策的驚人反轉,從生意角度講,俄羅斯和烏克蘭誰能給出的礦產砝碼更多?

澤連斯基「願意簽」、「儘快談」,俄烏開始礦產「競價」 - 天天要聞

根據國際關係與可持續發展中心的數據,截至2022年2月,烏克蘭已登記礦床約2萬個,已探明約8700個,涵蓋全球120種最常用金屬和礦物中的117種。

但不管從儲量和丰度來說,大部分礦產都和俄羅斯有顯著差距。

以最近特朗普聲稱的「想要烏克蘭價值5000億美元的稀土」為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一數字嚴重誇大,因為全球稀土市場的年估值僅約120億美元。且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已知稀土礦儲量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並不包括烏克蘭,全球十大稀土生產國和地區中也不包括烏克蘭。

當前的烏克蘭甚至沒有已經投入商業運營的稀土礦。

另外,根據美國國防部《關鍵礦產供應鏈報告》顯示,全球90%稀土加工產能在中國。根據中國能源報數據,中國稀土產業鏈的完整性和技術水平上具有顯著優勢,包括第三代稀土提煉技術(提取率95%,遠超西方的30%)、高純度提純技術(達99%以上),以及完善的產業工人體系。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中國仍在鞏固在分離、提純和深加工環節的不可替代性,即使美國獲取烏克蘭稀土礦,仍需依賴中國技術完成精鍊。

澤連斯基「願意簽」、「儘快談」,俄烏開始礦產「競價」 - 天天要聞

至於未來的開發,烏克蘭地質投資集團首席執行官伊琳娜·蘇普倫表示,礦產資源開發面臨極大挑戰,不僅需要專業技術,還需高昂成本,並且可能需要多年時間才能見到成效。

即便是已知的大部分烏克蘭礦產行業,也仍依賴蘇聯時期的基礎設施。如中部的扎瓦利夫斯基石墨礦自冷戰高峰期以來未進行現代化改造。將石墨提煉至電池級別需額外工序,成本高昂且對環境有負面影響。

澤連斯基「願意簽」、「儘快談」,俄烏開始礦產「競價」 - 天天要聞

卡達半島電視台就提醒,bbc等西方媒體關於烏克蘭關鍵礦產的報道不少源於基輔方面的說法和估計,沒有得到其他機構的證實。

不過,從已公布的公開數據來看,烏克蘭還是在部分「新能源」、「新材料」的礦產上具備不小的優勢,相對佔據優勢的礦產主要為鋰、錳、石墨、氖氣,另外烏克蘭的鈦雖不及俄羅斯儲量豐富,但也是主要鈦生產國之一。

澤連斯基「願意簽」、「儘快談」,俄烏開始礦產「競價」 - 天天要聞

只是目前烏克蘭大部分礦藏都在俄羅斯佔領範圍內,包括其中鋰、錳的主要礦區,以及克里米亞近海天然氣田和烏克蘭東部煤礦。2022年,加拿大地緣政治風險諮詢公司secdev評估發現,俄羅斯控制地區包含烏克蘭63%的煤礦,以及一半的錳、銫、鉭和稀土礦藏。

澤連斯基「願意簽」、「儘快談」,俄烏開始礦產「競價」 - 天天要聞

當前烏克蘭相對安全的礦產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中部的鈦,以及佔據壟斷性優勢的氖氣,前者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後者則為半導體製造的關鍵材料。

從整體的資源稟賦上來看,俄羅斯在傳統能源及礦產上佔據絕對優勢,烏克蘭則離「未來」更近。

制裁的「行為藝術」與生意的「灰色地帶」

從現實來看,雖然美俄關係升溫迅速,在礦產生意上眉來眼去,但實際早就把制裁聯盟變成了行為藝術,和俄羅斯偷摸做起生意的是一直「堅定支持烏克蘭」的歐洲。

早在前年,歐盟成員國就通過了制裁調整,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將能夠向第三方國家付運石油,此舉旨在緩解全球能源安全風險。

2023年,根據kpler數據顯示,歐洲從印度進口的成品油預計飆升至36萬桶/日以上,僅次於從石油出口巨頭沙特的進口。

原油從哪兒來?自然是俄羅斯,2023年4月,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預計超過200萬桶/日,佔印度石油進口總量的近44%。

根據華爾街見聞報道,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全球第三大石油進口國印度一邊瘋狂掃貨,大舉購入俄羅斯打折原油,一邊加工石油產品,並將其轉售給西方國家。以至於目前印度在全球石油市場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歐美能源重要來源。

此外,阿聯酋、土耳其過一手,再貼上「第三國精鍊」標籤的俄油,最終以「歐洲合規產品」身份流入歐洲的操作屢見不鮮。

澤連斯基「願意簽」、「儘快談」,俄烏開始礦產「競價」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向歐洲和土耳其的原油出貨量 | 俄羅斯四周平均原油出貨量(2022-2025)

2025年2月24日,當歐盟宣布對俄第16輪制裁時,克里姆林宮的回應輕描淡寫:「意料之內」。這彷彿一場精心排練的劇本——台前是政客們揮舞制裁大棒的「正義聯盟」,幕後卻是法德企業繞道中東、用「白手套」簽下能源大單的生意經。

根據大宗商品數據提供商kpler的數據,截至2024年12月中旬,歐洲從俄羅斯進口的lng達到創紀錄的1650萬噸,高於去年1518萬噸的進口量,也高於2022年1521萬噸的上一個紀錄新高。

制裁的鐐銬下,貿易額卻跳著探戈。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根據歐洲統計局的數據計算顯示,法國去年成為歐盟的俄羅斯天然氣主要買家,取代了匈牙利和西班牙。

如今的歐美對俄策略,早已不是非黑即白的「陣營對抗」,而是一場多方參與的複雜博弈,華盛頓和布魯塞爾的制裁文件已淪為談判桌上的籌碼。

2月20日,當被彭博社問及美國是否準備根據對俄談判進展情況增加或減少對俄制裁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贊同說這一概括「非常恰當」,並補充特朗普「致力於迅速結束這場衝突」。2月26日,特朗普對媒體表示,儘管美國現在還沒這麼做,但未來不排除他可能「在某個時間點」放鬆對俄制裁。

澤連斯基「願意簽」、「儘快談」,俄烏開始礦產「競價」 - 天天要聞

沙烏地阿拉伯舉行了兩輪會談之後,俄外長拉夫羅夫對俄媒指出,俄美永遠不可能在每一個國際問題上達成一致,但存在共同利益時,雙方應採取務實行動並尋求互利結果。

美國副總統萬斯則在3日重申,對烏克蘭來說,最好的安全保障就是給美國帶來經濟利益。

在全球化時代最真實的「合作夥伴選擇邏輯」之下,英國前首相帕麥斯那句「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再次映進現實。

只不過,這次對利益的追逐更加赤裸。

參考資料:

《國際事務 | 俄羅斯媒體分析全球稀土市場及俄美在此方面合作前景》,歐亞新觀察

《航運船舶行業觀察:制裁鬆動或促俄油返歐,vlcc運力格局迎轉折》,金融界

《"特朗普政府下令,擬取消部分對俄制裁"》,觀察者網

《烏克蘭有哪些礦產資源?分布在哪?可開採嗎?》,解放日報

《美國盯上烏克蘭礦產,若開採將給全球帶來哪些影響?》,中國能源報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關稅影響仍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關稅影響仍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當地時間5月15日,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表示,隨著關稅影響持續衝擊全球經濟,經濟衰退仍有可能出現。戴蒙當日接受採訪時稱,希望能夠避免這種情況,但目前他不會排除這種可能性。如果真的出現經濟衰退,不知道它會有多嚴重,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 報道稱,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經讓市場震蕩了一個多月。戴蒙表示...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 天天要聞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銀行板塊在近期的快速上漲,甚至連行業內人士也不太了解其背後的原因。但這就是事實,浦發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成都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一批銀行紛紛創下A股上市以來最高點。以工商銀行為例,該行最新復權價格超過7.2元,妥妥的超過了當年上證指數6000點時的高峰股價(下圖)。這還只是近...
獨家!建信理財原總裁回歸總行,還有一名副總裁也將變動 - 天天要聞

獨家!建信理財原總裁回歸總行,還有一名副總裁也將變動

作 者丨楊希編 輯丨周炎炎5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建信理財原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裁馬勇已回歸建行總行,出任審計部資深經理。近期,建信理財管理層密集變動。據記者了解,或與建信理財近兩年在銀行理財行業表現平平有關。本次建信
從茶飲到潮玩 消費企業逐鹿港股 - 天天要聞

從茶飲到潮玩 消費企業逐鹿港股

多次衝擊資本市場未果的綠茶,終於要圓夢港交所了。截至目前,綠茶集團已經停止認購,IPO融資認購倍數達到282.11倍,融資認購金額為341.51億港元。綠茶集團此次全球發行約1.7億股,招股價為7.19港元/股,預計凈集資額最高約12.1億
美債「灰犀牛」狂奔 - 天天要聞

美債「灰犀牛」狂奔

「政府不是問題的答案;政府正是問題所在。」1981年1月20日,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里根在就職演說中發出靈魂拷問,最終在美國一語成讖。1985年,美國從凈債權國變為債務國,結束了自1914年以來作為凈債權國長達70年的歷史。短短四十年後
大漲!重返3400 - 天天要聞

大漲!重返3400

經歷了4月7日的大幅調整後,5月14日午後A股再次出現異動拉升走勢,其中,上證指數重返3400點上方,逼近今年3月19日的階段性反彈高點3439.0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