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港股科網行情在連續上漲後出現乏力,上周五(2月28日)港股小幅低開後震蕩下行,午後進一步走低,盤面上,大型科網龍頭集體回調, 截至收盤,阿里巴巴-w、美團-w跌超6%,嗶哩嗶哩-w跌逾5%,騰訊控股跌超3%,小米集團-w跌超2%。
熱門etf方面,重倉港股互聯網龍頭的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全天低開低走,場內價格收跌5.76%,失守10日線,全天成交額8.87億元。
從周度表現看,恆指、恆科指、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均止步周線6連陽,整體上行節奏遇阻。
時間拉長至2月,「科網牛」領銜港股走勢強勁,恆指、恆科指單月分別累計上漲13.43%、17.88%,港股互聯網etf(513770)跟蹤的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上漲19.79%,走勢領先。若以1月14日作為本輪行情的起點,港股通互聯網指數累計漲幅更是高達34.98%,成為絕對的領漲龍頭。
註: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的漲跌幅分別為:2020年,109.31%;2021年,-36.61%;2022年,-23.01%;2023年,-24.74%;2024年,23.04%。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製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事實上,儘管港股已積累了一波估值修復,但由於此前回調得夠深、夠久,當前估值仍處於歷史較低位置。
截至2月27日,港股通互聯網指數市盈率pe(ttm)為26.33倍,位於近10年21.86%分位點,安全邊際及性價比依舊較高。
本輪行情始於deepseek和阿里巴巴大模型的成功引發的中資科技股重估。分析人士指出,中國資產的價值重估並非短期行情,而是長期趨勢的起點。不過,若短期市場情緒過熱,波動在所難免。
從南向資金表現看,在市場跌勢中穩住了,單日凈買入119億港元,為連續第6日凈買入金額超百億。單周合計凈買入749.7億港元,創2021年1月以來新高!年內至2月末,南向資金已累計凈流入近2784億港元,有望對後續行情持續性帶來支撐。
中金公司表示,港股本輪反彈的本質是建立在對科技趨勢的樂觀情緒上、自下而上驅動的非常典型的結構性行情。宏觀敘事的方向無疑是正確的,但是在長期有待驗證、短期不能證偽的情況下,對於未來預期計入的程度多少,就直接決定了不同投資者對於空間的判斷分歧。樂觀者更多看到的是以此為契機帶來的更大估值重估、資金重新配置、企業創新能力和資本開支意願、甚至整體宏觀敘事的轉變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