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2月24日訊(記者 王健文)聚焦自免賽道的三生國健(688336.sh),又向關聯方瀋陽三生出售了兩條腫瘤藥物管線。
三生國健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將向關聯方瀋陽三生轉讓旗下612(her2靶向藥物)項目和708(pd-1/tgf-β雙靶點藥物)項目兩條藥物管線。此次交易的對價包括首付款1.02億元、里程碑付款及後續權利金。
三生國健和瀋陽三生均由瀋陽醫藥大佬婁競控制。從股權關係上看,瀋陽三生是三生製藥(1530.hk)的全資子公司,且瀋陽三生直接持有三生國健6.42%的股份,並通過上海翃熵、浦東田羽間接持有公司36.26%的股份。
在2020年上市前後,三生國健的業績曾一度陷入低谷。此後,公司開始轉變發展策略,聚焦自免業務,並將手中的腫瘤、眼科藥物管線的權益逐步授權給關聯方瀋陽三生,以降低研發投入壓力、回籠部分資金,進而推動業績快速增長。2023年至今,三生國健三次向瀋陽三生授權管線,累計取得首付款約7.58億元。
左手倒右手,三生國健「減負」
此次三生國健授權給瀋陽三生的兩條管線均為抗腫瘤藥物。
其中,612項目是一款抗her2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該藥物與其他的抗her2單克隆抗體聯用時可以發揮協同抗腫瘤作用,目前處於臨床前階段。708項目則是一款靶向pd-1和tgf-β的雙特異性抗體,可通過重新激活淋巴細胞的抗腫瘤活性,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目前該項目已取得ind臨床批件。
在三生國健看來,此次交易對自身有兩項好處。一是可以讓公司更加專註於自免疾病及炎症領域的藥品研發,鞏固在自免疾病領域的市場地位。二是可以緩解公司的研發投入壓力,增厚公司業績。
三生國健成立於2002年,2020年在上交所上市,彼時,公司的核心產品為益賽普(tnf-α抑製劑),另兩款產品健尼哌(cd25單抗)、賽普汀(her2靶向藥物)也先後上市。
但在公司上市前夕,2019年,多款tnf-α抑製劑被納入醫保,包括強生旗下產品欣普尼與類克、艾伯維旗下產品修美樂,而上述產品均為益賽普的競品。加之健尼哌、賽普汀上市不久,仍待進一步放量,公司業績開始出現下滑。
2019年至2021年,三生國健的營業收入為11.77億元、6.55億元、9.2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9億元、-2.17億元、0.18億元。
為了使業績重回增長軌道,三生國健開始尋求轉變。在上市之初,公司的研發管線涵蓋自免、腫瘤、眼科等多條賽道。為了降低負擔,公司選擇未來專註自免領域藥物研發,並開始逐步對外授權腫瘤、眼科等賽道的管線。
包括此次授權在內,自2023年以來,三生國健已經三次向瀋陽三生授權管線。
2023年4月,三生國健與瀋陽三生簽署協議,一口氣向將602、609、705三個抗腫瘤項目以及601a、707兩個眼科項目授權給瀋陽三生,對價為4.2億元首付款以及後續權利金。此外,公司還將304r項目知識產權轉讓給了瀋陽三生,對價為0.99億元。
2024年6月,三生國健再度向瀋陽三生授權了706、709、hbt-2002、qy-f10、qy-f11、qy-f07、qy-f02等7個項目,交易對價為2.36億元首付款,以及里程碑付款和後續權利金。
連續轉讓管線,三生國健累計獲得了7.58億元的首付款,研發費用也得到控制。2022年及2023年,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3.13億元、2.82億元,分別同比下滑31.16%、9.89%。
在此背景下,三生國健的業績也有所增長。2022年及2023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25億元、10.14億元;歸母凈利潤0.49億元、2.95億元。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年內,公司預計實現營業收入11.45億元至12.28億元,同比增長12.96%到21.14%;歸母凈利潤7.00億元至7.72億元,同比增長137.73%到162.00%。
當然,三生國健2024年凈利潤規模大幅增長,除受研發費用降低、授權回款增加等因素影響外,也得益於其參投的瑞士生物製藥企業numab therapeutics, ag發放了特別股息4.47億元。
研發管線再分工,三生國健將專註自免領域
除減輕財務負擔、提振業績外,三生國健轉讓研發管線,也是為了專註於自免領域。
從全球範圍來看,自身免疫疾病市場廣闊。海通國際研報顯示,由於該類疾病治療人數多、往往需終身用藥,目前該領域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藥物市場,新型療法快速迭代。
而三生國健在自免領域積累頗多,公司首款上市產品益賽普就是一款自免藥物,該產品是國內首個上市的全人源抗體類藥物。該產品推出後迅速在國內市場中站穩腳跟。招股書顯示,直到2018年,該藥物仍佔據著國內52.3%的tnf-α抑製劑市場份額。公司第二款產品健尼哌同樣是自免藥物,可用於預防腎移植引起的急性排斥反應。
隨著三生國健開始轉變研發思路,自免藥物也成為公司研發管線中的主流。2024年半年報顯示,目前公司研發管線中共有14個自免項目,較2023年同期增加8個臨床新項目。其中包括4個臨床三期項目,6個臨床二期項目,2個臨床一期項目。
而另一邊,三生國健授權的項目將由三生製藥的全資子公司瀋陽三生接手。作為一家有著「中國安進」之稱的生物製藥公司,三生製藥在藥物研發上經驗豐富。在接手上述管線後,三生製藥將進一步推動其試驗進程。
根據三生製藥財報,目前部分從三生國健手中接手的管線已經有了新進展。
如眼科藥物601a(抗vegf單抗)項目已於2023年11月完成針對brvo的臨床三期試驗受試者入組。抗腫瘤藥物707(抗pd-1/vegf雙抗)項目已完成治療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的一期劑量遞增臨床試驗,並於2024年上半年開展了單葯一線治療pd-l1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和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二期臨床研究。
三生國健也在公告中表示,向三生製藥授權管線後,有充足的資金保障,標的項目有望加快臨床推進速度,早日實現上市目標從而增加公司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