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38.58%!中國電氣裝備將「入主」宏盛華源

2025年02月17日11:50:37 財經 5131

2月16日晚間,宏盛華源(601096.sh)披露,為進一步理順股權關係,優化股權結構,公司間接控股股東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電氣裝備」)與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東電工電氣」)簽署《股份無償劃轉協議》,擬將山東電工電氣持有的公司31.52%的股份無償劃轉予中國電氣裝備。

本次無償劃轉完成後,中國電氣裝備將成為宏盛華源的直接控股股東。

有效發揮協同效應

本次權益變動前,山東電工電氣直接持有宏盛華源31.52%的股份,通過子公司陝西銀河間接持有宏盛華源7.06%的股份,合計持有宏盛華源38.58%的股份,為宏盛華源直接控股股東。

本次權益變動後,山東電工電氣將不再為宏盛華源的直接控股股東,宏盛華源的直接控股股東變為中國電氣裝備,實際控制人仍為國務院國資委。據悉,本次收購完成後,中國電氣裝備將直接持有宏盛華源約8.43億股股份(占宏盛華源總股份比例31.52%),通過陝西銀河間接持有宏盛華源約1.89億股股份(占宏盛華源總股份比例7.06%),合計持有宏盛華源約10.32億股股份,占宏盛華源總股本的38.58%。

「本次無償劃轉事項,將進一步實現政策目的,提升管理效率,支持企業資產結構調整,有效發揮協同效應,促進宏盛華源業務提升。」知情人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今年1月2日,宏盛華源就曾發布《關於控股股東籌劃國有股份無償劃轉的提示性公告》,提前釋放相關信號。

據悉,組建中國電氣裝備是有重要政策依據的。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中關於鼓勵通信、電力等領域相關中央企業共同出資組建股份制專業化平台的有關精神,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關於推動各類資本深度融合的相關要求,為優化管理體制機制,改善企業資產結構,提高產品和技術適用度,推動產業鏈融合發展,增強國有資本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及抗風險能力,經國務院批准,組建中國電氣裝備,國務院國資委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將國家電網所屬相關企業、西電集團整體劃入中國電氣裝備。

資料顯示,中國電氣裝備及其控制的企業主要從事智慧電氣、系統服務及高效能源業務。截至2023年末,中國電氣裝備總資產達1651.5億元。宏盛華源披露,本次劃轉完成後,中國電氣裝備將根據電力能源發展趨勢,聚焦發電(含新能源)、輸電、變電、配電、用電等電力領域,綜合能源服務、軌道交通、工業自動化等其他領域,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持續優化業務布局。

預計2024年度業績大增

「劃轉前,宏盛華源的股權結構相對複雜,本次無償劃轉進一步理順了股權關係,使中國電氣裝備成為公司直接控股股東,減少了中間管理環節,有助於提升管理效率,使公司戰略決策和執行更加順暢。」南方一家券商的基金經理嚴鵬對經濟導報記者分析說,中國電氣裝備聚焦發電、輸電等多個電力領域及其他相關領域,其入主宏盛華源後,可將自身在電力等領域的資源、技術、渠道等與宏盛華源在輸電線路鐵塔等產品的研發、製造等業務進行協同,例如在項目承接上,利用中國電氣裝備的資源優勢,宏盛華源可獲得更多業務,在技術方面,中國電氣裝備亦可幫助宏盛華源進行產品升級和創新。

宏盛華源主營業務包括全系列輸電線路鐵塔、通訊塔、鋼構件等產品的研發、製造和銷售,以及鍍鋅、鐵塔檢修、電力工程總承包、鋼結構工程專業總承包等,屬於金屬結構製造業。公司產品以鐵、鋼等金屬作為主要原材料,應用於電力、通信、交通運輸及建築裝飾等多個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宏盛華源的業績預期十分亮眼。

最新的業績預告顯示,宏盛華源預計2024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19億元至2.4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0.95億元到1.18億元,同比增加76.55%到95.1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為1.79億元到2.02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0.72億元到0.95億元,同比增加66.70%到88.12%。

「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推進及新能源市場的發展,公司銷售規模進一步增長。」宏盛華源方面表示,公司把握市場機遇,通過技術改進提升生產效率、優化供應鏈管理、合理管控原材料採購成本等方式,持續開展降本增效工作,帶動公司利潤增長,提升了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

控股38.58%!中國電氣裝備將「入主」宏盛華源 - 天天要聞

宏盛華源此次股份無償劃轉事件,在資本市場上會引起廣泛關注,從而吸引更多資金和資源向電氣裝備行業流動,促進市場交易活躍,提升行業的市場熱度和影響力。對於宏盛華源而言,新控股股東的強大實力和資源優勢,可為其帶來更好的市場預期,有助於提升投資者信心,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

中國電氣裝備實力雄厚,能為宏盛華源提供更強大的資金、技術和資源支持,助力宏盛華源拓展業務範圍,提升市場競爭力,在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此次股權劃轉是產業整合的重要舉措,有助於優化行業資源配置,提升行業集中度,推動行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隨著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推進及新能源市場的發展,電氣裝備行業迎來新的機遇和挑戰。中國電氣裝備成為宏盛華源控股股東後,可帶領宏盛華源更好地順應行業趨勢,加大在新能源電力裝備等領域的投入和布局,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本次無償劃轉是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以及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的相關要求,通過推動國有資本的優化配置和深度融合,增強國有資本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及抗風險能力。國務院國資委作為實際控制人,通過中國電氣裝備對宏盛華源的股權整合,體現了國家對電氣裝備行業的重視和戰略布局,有利於集中資源發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產業,推動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眾新聞·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郵儲銀行東蘭縣曲江路支行開展消保宣傳活動 - 天天要聞

郵儲銀行東蘭縣曲江路支行開展消保宣傳活動

【來源:河池網_民生】為切實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及風險防範能力,近日,郵儲銀行東蘭縣曲江路支行開展「保障金融權益,助力美好生活」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活動當天,該行積極向社會公眾普及銀行卡使用安全知識,重點防範電信詐騙、非法集資、個
恒生指數及A50期貨反轉上漲,下周一恒生科技要高開企穩反彈了! - 天天要聞

恒生指數及A50期貨反轉上漲,下周一恒生科技要高開企穩反彈了!

今天A股三大指數大跌,整個股市充斥著一股極度弱勢的狀態,跟去年上半年陰跌時的走勢一般,毫無反抗之力;就是由於走勢狀態太差導致許多想抄底的資金不敢進,不想割肉的資金怕這種狀態持續造成連續性大跌而選擇割肉!明顯對下周投資者朋友們是悲觀遠大於樂觀
監管發文:銀行代銷戴「緊箍咒」,南都推銀保渠道合規調查 - 天天要聞

監管發文:銀行代銷戴「緊箍咒」,南都推銀保渠道合規調查

3月2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商業銀行代理銷售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加強代銷業務監管,督促商業銀行嚴格篩選合作機構,審慎准入代銷產品,規範銷售行為和銷售渠道。《辦法》將於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近年來,商業銀行代銷業務快速發展,代銷產品數量和類型日益豐富。但同時,誤導銷售、捆綁銷售、誇...
易方達基金多位高管變更,劉曉艷正式出任董事長 - 天天要聞

易方達基金多位高管變更,劉曉艷正式出任董事長

【導讀】易方達基金公告,管理團隊微調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作為國內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易方達基金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 易方達網站今日發布公告稱,其管理團隊進行了最新調整,原董事長(聯席)兼總經理劉曉艷正式出任董事長,執行總經理吳欣榮接任總經理。2023年公司原班人馬微調,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易方達基金...
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聚金融力量 譜全球南方發展新篇章 - 天天要聞

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聚金融力量 譜全球南方發展新篇章

新華財經北京3月20日電(王菁)當前,全球南方聲勢卓然壯大,在全球發展中作用日益凸顯。3月20日,以「融金聚智 點亮南方」為主題的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論壇在京舉辦,全球南方國家金融領域的機構負責人、專家與行業領袖齊聚一堂,共商金融活水賦能高質量發展之道,為促進全球南方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谷...
驚爆!李嘉誠「賣港」被指另有隱情,商業背後暗流涌動! - 天天要聞

驚爆!李嘉誠「賣港」被指另有隱情,商業背後暗流涌動!

文章圍繞李嘉誠旗下長和出售全球港口事件展開,駁斥「在商言商」觀點,剖析背後複雜因素及影響,強調中國應積極應對,推動自身發展。 1. 交易違背「在商言商」原則: 從長和自身經營看,港運業務效益良好且前景樂觀,近年收入、效益、泊位數、吞吐量穩中
又一QFII踩雷財務造假公司 分析稱盲目崇拜QFII不可取 - 天天要聞

又一QFII踩雷財務造假公司 分析稱盲目崇拜QFII不可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又一家QFII踩雷財務造假公司,一向被認為是專業投資人的QFII怎麼了?《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3月3日至今,東方集團股價已有12個跌停,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對該股的持股市值因此蒸發了0.1081億元,而這,已經不是QFII第一次踩雷了。摩根士丹利踩雷東方集團3月16日晚間,東方集團披露,...
港股公布業績進入密集期 恆指突破高位後有所調整 - 天天要聞

港股公布業績進入密集期 恆指突破高位後有所調整

中新社香港3月21日電 (記者 戴小橦)港股市場21日當周整體呈現調整態勢,周初曾突破24600點。另外,港股市場近期披露的業績中,部分公司如小米、同程旅行、吉利汽車等表現亮眼,顯示出較強的盈利能力和市場信心。3月21日,香港恒生指數收市報23689.72點,下跌530.23點,跌幅為2.19%,全日成交金額3390.92億港元。 中新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