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醫療站上風口,引爆A股醫藥醫療板塊!周五(2月14日),醫療ETF(512170)午後最高上探5.41%,場內收漲4.8%,創去年10月21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場內交投尤為活躍,成交14.38億元,較前一日激增超172%,刷新近4個月來最高單日成交額紀錄。

醫療ETF(512170)覆蓋的50隻醫療龍頭中47隻收漲,16股漲超5%,其中7股漲超10%!AI醫療概念股強勢領銜,迪安診斷、衛寧健康盤中均觸及20CM漲停板,達安基因、美年健康、金域醫學封住10%漲停板。大權重龍頭同樣表現不俗,葯明康德、邁瑞醫療漲超4%,聯影醫療漲6.51%。

AI醫療概念緣何火爆?驅動因素可能有這些:
1、華為將發布AI病理模型。消息面,華為數據儲存公眾號發布信息稱,將發布基於華為DCS AI解決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此前於1月,京東健康發布了大模型全系產品「AI京醫」,以及首個面向醫院全場景應用的「京東卓醫」。
2、DeepSeek助力AI醫療落地。近期,醫渡科技、方舟健客、萬達信息、智雲健康、鷹瞳科技等諸多數字醫療領域頭部企業先後官宣接入DeepSeek,推動AI醫療加速落地。
3、政策支持AI醫療發展。去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三部委聯合發布《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慧應用場景參考指引》,為AI+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指明方向;北京、上海前後發布《北京市推動「人工智慧+」行動計劃(2024-2025年)》、《上海市發展醫學人工智慧工作方案(2025-2027年)》。
AI+能否「帶飛」醫療?綜合行業前景和機構觀點來看,較為樂觀。
行業層面,AI有望在藥物研發、癌症診斷、疫苗開發、影像識別、數據服務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日前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人工智慧驅動健康的未來:引領潮流》,報告認為人工智慧是醫療保健的主要變革力量,預計2024-2032年將以43%的速度增長,屆時AI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4910億美元(約合3.58萬億元人民幣)。
機構看法上,國信證券研報認為,AI醫療需求高增,或可成為AI最深遠的應用領域。全球醫療健康行業因疫情進入變革期,同時人口老齡化導致慢性病和老年疾病醫療需求增加,AI技術在早期診斷和健康管理方面具備優勢,因此醫療行業有望被人工智慧重塑格局。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