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晚間,a股車燈龍頭星宇股份(601799.sh,股價134.28元,市值383.61億元)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周八斤於近日逝世,享年90歲。周八斤為星宇股份現任董事長周曉萍之父。
據星宇股份公告,周八斤直接持有公司股份3491.5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22%,他是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周曉萍的父親和一致行動人,同時這對父女也是這間上市公司的發起人。
星宇股份前身為武進星宇車燈廠,於1993年創立時,周八斤為當時廠長,周曉萍則負責銷售工作。經過33年的風霜洗禮,星宇股份成為首屈一指的車燈照明企業,而現任董事長周曉萍也成為常州女首富。
一生守護,卓越貢獻
資料顯示,星宇股份主要發起人為周八斤和周曉萍,二人為父女關係。自公司成立以來,周曉萍一直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周八斤曾擔任公司第一屆監事會主席職務,此後未在公司任職。
星宇股份表示,周八斤先生作為公司的發起人之一,一生守護、無私奉獻,為公司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全體員工對周八斤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對周八斤先生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並向周八斤先生的家屬致以深切慰問。
據公開資料,周八斤直接持有公司股份3491.5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22%,是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周曉萍的父親和一致行動人。截至本公告日,周曉萍及一致行動人周八斤、常州星宇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5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4.30%。公司將根據周八斤的股份繼承情況及相關法律法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本次繼承事宜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星宇股份還表示,周八斤非公司現任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周八斤的逝世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影響。目前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正常履職,公司生產經營業務正常進行。
星宇股份的故事始於1993年,為校辦工廠,當時還是武進衛校教師的周曉萍與父親一同出資建立了武進星宇車燈廠,從此開啟了常州一代車燈的傳奇。
2011年2月,星宇股份在上交所上市,業務涵蓋汽車車燈的研發、設計、製造和銷售,是我國主要的汽車全套車燈總成製造商和設計方案提供商之一,客戶涵蓋鴻蒙智行、奇瑞、吉利、大眾、寶馬、賓士、比亞迪等。
數據顯示,2023年,星宇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02.48億元,同比增長24.25%,正式跨入照明行業的「百億俱樂部」。截至發稿日,星宇股份總市值為374.5億元。
從小車燈廠,到上市企業
在汽車行業這片波濤洶湧的海洋中,不僅整車市場激戰正酣,汽車零部件行業也同樣陷入了激烈的「內卷」漩渦。作為汽車安全與美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車燈照明這個細分領域突圍更是難上加難。
成立33年,星宇股份創立之初僅開展拖拉機車燈業務,到如今產品線覆蓋到乘用車的各種燈類產品。設計、開發到製造、銷售一條龍,干到了上市企業。作為汽車產業鏈的上游,星宇股份93%以上的營收均來自車燈銷售。其產品主要包括前照燈、後組合燈、霧燈、日間行車燈、氛圍燈等。
20世紀90年代,校辦企業風起雲湧。1993年,周曉萍拉上父親,向親朋好友七拼八湊了11萬元,與衛校共同創辦了武進星宇車燈廠。
1997年,星宇車燈廠經歷了改制,周八斤和周曉萍憑藉驚人的商業敏感度,共同從校方手中買斷股份,讓武進星宇車燈廠成為了一個純粹的民營企業。在父女兩人的共同努力下,這家小型車燈廠逐漸發展壯大,最終成為了我國車燈行業的領導者之一。
上世紀,還沒有人能預料到汽車行業將在國內成為頂流,星宇車燈廠一開始也是主營拖拉機車燈。但周氏父女倆通過調研走訪發現,小汽車正在成為老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於是星宇車燈廠開始轉向汽車車燈領域。
車燈照明作為汽車配件行業中非常細分的領域,經常被人們認為是「沒有技術含量」的產品。但實則恰恰相反,想要讓產品達到大品牌客戶的標準絕非易事。
進入乘用車車燈賽道後,星宇股份把目光瞄準了當時炙手可熱的合資車企——一汽大眾。然而當時星宇股份的產品不僅在市面上缺乏競爭力,更無法通過一汽大眾嚴格的檢驗要求。於是周曉萍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掏出了8000萬元決心改頭換面,單獨設計一套針對乘用車的配套燈具方案。
而這一舉措也讓星宇股份打開了市場,接連與福特、馬自達、豐田、本田等大廠展開合作。
2011年,星宇股份成功上市,此後連續十多年,星宇股份的年營收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而周八斤、周曉萍父女,也成為各大富豪榜單的熟面孔。2022年,周八斤及其家族成員入選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單,以38億美元的財富位列第778位。
常州的致富神話
常州是一座擁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城市,地處江蘇南部,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2023年,常州實成為江蘇省內第5座gdp萬億之城。
在晉級萬億之城後,其經濟發展勢頭愈發迅猛,一路高歌猛進。2024年,常州gdp總量高達10813.6 億,一舉超越煙台,在全國城市排名中躍升至第 25 位;gdp 增速以 6.1% 的佳績,傲居蘇南之首;稅收佔比 84.1%,連續兩年穩坐江蘇頭把交椅。
追溯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常州鄉鎮企業以驚人之勢迅速崛起,農村大步邁向工業化與城市化,為區域經濟的繁榮昌盛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常州逐漸成為全國經濟版圖上熠熠生輝的板塊。
早在燃油車主宰天下的歲月,常州便已嶄露頭角,是全國三大乘用車製造基地之一,麾下坐擁全國最大的乘用車生產企業,整車年產量超 3000 輛,「長江」「常州」「先飛」 等品牌乘用車如奔騰駿馬,縱橫馳騁全國市場,連續多年穩坐大型乘用車市場佔有率頭把交椅,市場佔有率一度高達 20%。
2013年起,常州開始重倉新能源造車,常州市委、市政府就全面鋪開了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智能電網在內的十大產業鏈布局。
2024 年,常州奪得「中國新能源之都」產業桂冠。2023年,常州新能源整車產量達67.8萬輛,佔全國產量的比重達7.1%。新能源汽車出口近12萬輛,約佔全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的10%。截至當下,常州已成功匯聚江蘇時代、理想汽車、天合光能、常州比亞迪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3400 余家。
常州豐厚的汽車業基礎,也為星宇股份這樣的企業提供了生長的沃土。在這裡,像周八斤這樣的優秀蘇商,一代又一代地創造著屬於自己的致富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