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朋友問,2025年即將在四川省退休了,工齡40年,預計養老保險個人賬戶20萬元,不知道養老金能不能領到5000元呢?
退休養老金的計算,是使用全國統一的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來計算,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是各省份自行制定的。
①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四川省目前計算養老金還沒有使用全口徑社平工資,而是單獨公布的養老金計發基數。2024年是8321元,2025年計發基數一般得年底才能公布。
平均繳費指數是繳費指數的平均值,而繳費指數是按照當年的繳費基數之和÷上年度的社平工資計算的。一般沒有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的繳費年限不計算繳費指數。繳費指數,一般來說跟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餘額有一定關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餘額能達到20萬元,預計平均繳費指數會在1.0左右。
繳費年限包括了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我們可以理解為工齡。繳費年限一般具體到月,每月轉化為0.0833年。
假設繳費年限是40年,平均繳費指數是1,養老金計發基數是8321元,經計算基礎養老金為3328.4元。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餘額是20萬元,60歲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是1438.8元左右。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部分,在全國各地轉移都是不會變更的。由於計發月數也一樣,因此養老金不會有變化。
如果是50歲和55歲退休,計發月數會是195個月和170個月。雖然說國家有可能對計發月數制度進行修訂,但是也不會一下子產生巨大變化的。
③過渡性養老金,等於2025年四川省的養老金計發基數×(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1995年底以前的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1.3%。
過渡性養老金實際上是針對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的一種待遇計算,因為缺少了個人賬戶養老金積累。
工齡40年,預計有10年多一點的建立個人賬戶前計算年限。
假設為10年,平均繳費指數1.0的情況下,可以領取13%的養老金計發基數,結果預計為1081.7元。
以上三部分養老金相加,每月養老金可以領取5848.9元。
如果退休人員是獨生子女父母或者具有高級職稱等一系列的特殊情況,其養老金還有一部分增發待遇。一般是按照每繳費一年領取0.1%的本人平均繳費指數×養老金計發基數。
如果說等到2025年底養老金計發基數公布以後,預計養老金還會有一定的提升。
差不多養老金待遇能領6000元左右,不是我們簡單想像的5000元。如果說繳費指數低一些,養老金一般也能領取5000元以上的。但四川省過去也有繳費檔次是40%的情況,但是個人賬戶的餘額就要少多了,不會達到20萬元的。#養老金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