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體記者 何丹瑩
26日,記者獲悉,全國總工會發布《關於公布第一批工會重點工作創新案例現場教學點的通知》,海峽兩岸(福州)職工創新創業創造中心(以下簡稱「三創中心」)成功入選,成為全國總工會首批工會重點工作創新案例現場教學點之一。

海峽兩岸(福州)職工創新創業創造中心成功入選全國總工會首批工會重點工作創新案例現場教學點
據悉,三創中心自2019年啟動建設,並於2020年12月8日正式投入運營。該中心由福州市總工會與國企華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佔地面積接近2萬平方米。目前,已成功構建了一個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於一體的職工創業創新生態鏈條,並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就業技能提升+創業項目孵化+成果轉化應用」三位一體的「工會+國企」公益孵化模式。

三創中心館內照片
截至目前,三創中心已成功孵化職工創業項目/團隊186支,總註冊資本金超過10億元,獲得融資1.25億元,年產值接近5億元。同時,已培育出8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納統企業、3家瞪羚企業、2家專精特新企業以及1家上市後備企業,並有1家企業被上市公司併購。園區企業總納稅額已突破1000萬元。
據三創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中心有四大核心創新行動。「我們通過『產業鏈+數字平台』勞模工匠助企行專項行動,構建了由156名勞模工匠及行業權威組成的導師庫,並自主研發了線上服務平台。這一平台能夠精準對接多領域企業和勞模的供需關係,高效解決企業需求571項,還舉辦了多場技術對接活動,深入實施技術幫扶,惠及農戶超過300人,直播課程吸引了20餘萬人次的觀看。」該工作人員說。

職工在上課
其次,在「美學館+職工穩崗就業創業服務超市」,職工生活品質專項行動通過擇業輔導、技能實訓、創業陪跑、就業招聘、工會關懷以及公共服務等六大平台,聚合了工會的力量,以線上線下雙聯動的方式,累計提供了193977個就業崗位,接受了240470人次的就業創業服務,達成了2080人的就業意向。
此外,工作人員還提到,目前三創中心成果轉化累計收集了近9000項優秀職工創業項目,助力職工知識產權交易金額接近3.5億元,並培育了11家重點上市後備企業。而在賽創融合專項行動中,還立足福州的「海峽」和「海絲」區位特色,聚焦發展「四大經濟」。圍繞「創業」「創新」「四技」「五小」四大賽道,創新構建了「技能提升+就業幫扶+創業陪跑」服務就業的「工會模式」。
據介紹,四屆大賽共吸引了來自全國22個省市(含台灣地區)的1812支職工項目/團隊參賽。其中,88支進入決賽的獲獎團隊中培育出了8家專精特新企業、1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以及5家進入上市輔導期的企業。
編輯:陳悅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