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阿淵碎碎念
新聞均來源於國內權威媒體,
無個人觀點,請放心閱讀。
今天是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今日要聞有
一、海南省首個海上風電項目華能臨高CZ1海上風電項目已具備併網發電條件。該項目位於臨高縣海域,規劃裝機容量60萬千瓦,預計年發電量約18.5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5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56.8萬噸。項目的建成將滿足海南40萬人的生產和生活用電需求,對推動清潔能源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天津東郊污水處理廠分散式光伏發電項目全容量併網,標誌著天津市內四座大型污水處理廠均已使用綠色能源。四廠光伏裝機容量共33.6MWp,年發電量3410萬kWh,預計年節約標準煤9400噸,減少碳排放約3萬噸。天津創業環保集團將發展「五維一體」模式,推動污水處理產業綠色低碳發展。
三、湖南婁底經開區華菱薄板產業園新質特種鋼深加工與低碳新型車輪製造項目開工,總投資20億元。項目將完善婁底汽車零部件產業版圖,促進鋼鐵產業升級。婁底立足「鋼」基礎,打造「三電一車」產業集群,推動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2023年產業鏈完成產值366億元,2024年有望達到400億元。
四、貴州銅仁至湖南吉首鐵路(銅吉鐵路)貴州段正式開工建設。線路全長52.1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設3座車站。銅吉鐵路將連接滬昆高鐵和張吉懷高鐵,打通銅仁高鐵「斷頭路」,形成貴陽至鄭州(武漢)間的高鐵新通道,實現昆明、貴陽至張家界高鐵直達,促進武陵山片區經濟發展和黃金旅遊線路的構建。
五、滬蘇湖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長三角鐵路營業里程超1.5萬公里,高鐵營業里程突破7700公里。滬蘇湖高鐵全長164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連接上海虹橋站至湖州站,設8座車站。初期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38列,上海虹橋至湖州最快55分鐘可達。該項目將進一步促進長三角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六、四川國道351夾金山隧道順利貫通,為線路通車奠定基礎。該隧道全長10.07公里,設計時速60公里,是全國最長的二級公路隧道,採用TBM+鑽爆法施工。隧道建成後,穿越夾金山時間將從1小時縮短至10分鐘,消除交通瓶頸,提升抗災能力,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七、安徽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半導體產業園生產的貼片電阻和電容(「工業大米」)銷往全球。馬鞍山通過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高質量發展。富捷電子科技等企業從代理商轉型為製造商,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前三,並出口至韓國、印度等國家。鄭蒲港新區積極引進科技創新資源,打造完整半導體產業鏈,支持企業發展。
八、安徽首條全自動駕駛地鐵線路——合肥軌道8號線一期開通運營。線路全長22.5公里,設站12座,其中換乘站2座。8號線列車按照GOA4全自動運行模式設計,實現自動喚醒、休眠、啟動等功能,同時配置司機值守。合肥軌道交通線網運營里程增至約232公里,運營站點達171個。
九、包銀高鐵銀巴支線賀蘭山隧道寧夏段貫通,為2025年4月底全隧貫通奠定基礎。銀巴鐵路全長約115公里,設計時速200km/h,是單線電氣化鐵路。賀蘭山隧道全長8792米,寧夏段約1217米,施工中採用新技術、新工藝,確保了高效率和安全性。項目建成後將促進寧夏、內蒙古等地經濟社會發展,滿足旅客快速出行需求。
十、甘鍾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全面完成,陝西實現幹線鐵路電氣化全覆蓋。改造後的鐵路將提升運輸效率,降低能耗,減少環境污染。甘鍾鐵路南起渭南市蒲城縣鍾家村站,北至延安市甘泉縣甘泉北站,運營里程226.6公里,是陝北革命老區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改造後,初期貨流密度將提升至2800餘萬噸/年,遠期達到3100萬噸/年。
你對今天新聞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分享。祝你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