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摩根士丹利發表了對中國經濟的看法,其中一些觀點,值得分享給大家,並附上我的評價。
我們的股市,從9月24號以來,一共來了6天大漲,然後從10月8號開始,市場就高開跳水,然後進入了長達兩個半月的震蕩。
我經常說,不要去躲下跌,我們股市從來都是上漲時間短,一旦錯過第一波劇烈反彈,那麼基本上可以說一年白做。在這個時候去躲下跌的,大概率也會躲過上漲。
而在劇烈反彈後,如果不主動應對,比如做T,那麼大概率也會坐個過山車,有小概率後邊還會重回牛市。
這段時間是非常磨人,考驗心態的。儘管11月後邊又出了兩次利好,但是和10月8號一樣,都是高開跳水,然後繼續震蕩,甚至不少個股都已經跌回了9月24號的起點位置了,很多人都被磨得沒有信心了。
而摩根士丹利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則認為,9月24號的這波刺激,只是一個序曲,不是終章。
的確,這波刺激,更多是房地產的各種調控放鬆,降低了購房門檻和房貸利率,然後給出了10萬億的地方債務置換方案,總體來說,依然算不上是增量政策,也就是需要額外的財政支出的政策。
這樣的非增量的政策,除開房地產市場的確好轉以外,對經濟的直接拉動作用不大。而要讓經濟恢復一個中速的增長,肯定是要更多的增量政策的,也就是需要額外財政支出,這需要提高赤字率和發行更多的特別國債。
而大摩則認為,這樣的政策還是有的,不要著急。
其實,12月的重磅會議已經給出了表態,這是確定無疑的,我也給出了自己的一些預判並且寫了文章分析,當下只是具體的數額沒有公布。
按照慣例,這都是要在明年兩會才公布的。不過有那麼一群人,動不動就喊不及預期,我也是服氣,數額都沒公布,這群人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具體是多少,反正就一拍腦袋跟著別人屁股走唄。
儘管我認為我們應該一鼓作氣公布刺激政策,以扭轉當前預期,而不是慢吞吞隔段時間放一點,但是可能決策層有決策層的考慮。
我認為,明年的刺激力度,絕對值可能是近20年最大的,至於占GDP比例,是否是20年最大,就不一定了。
但是,這需要我們的股市挺住,堅持到明年2月份,如果這之前股市就破位重新跌回去了,那麼想要讓信心恢復,難度就會成倍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