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寧波市財政局最新數據公布顯示:1-1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以下簡稱財政收入)完成1724.53億元億元,同比增長0.15%。其中,稅收收入完成1360.8億元,下降3.6%,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8.9%;非稅收入完成363.7億元,增長17.4%,
數據表明,1-11月份,全市財政收入在上個月成功實現止跌回穩的基礎上繼續小幅上揚,尤其是稅收收入降幅逐月收窄向好,積極因素不斷累積增多,為奪取全年勝鋪平了道路。
那麼,其下轄各縣(市、區)財政運行成色又表現如何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為了更直觀地了解和分析,回望一下1-10月份各縣(市、區)財政收入完成情況:
1.北侖區(363.76億元 同比增長-5.2%下同)、2.鄞州區(279.22億元 -2.7%)、3.慈溪市(208.10億元 3.2%)、4.餘姚市(124.82億元 0.2%)、5.海曙區(115.19億元 -6.8%)、6.江北區(105.70億元 2.9% )、7.奉化區(83.42億元 2.7%)、8.鎮海區(82.14億元 -2.4%)、9.寧海縣(62.06億元 4.0%)、10.象山縣(58.48億元 4.5%)。
其次,再看看1-11月份各縣(市、區)財政收入又交出一份怎樣的答卷:
1.北侖區(384.84億元 同比增長-3.9%下同)、2.鄞州區(289.55億元 -2.4%)、3.慈溪市(217.60億元 3.4%)、4.餘姚市(131.40億元 1.6%)、5.海曙區(120.75億元 -5.8%)、6.江北區(106.45億元 0.4%)、7.奉化區(86.80億元 1.6%)、8.鎮海區(86.34億元 -2.7%)、9.寧海縣(65.44億元 1.2%)、10.象山縣(61.38億元 0.6%)。
從各縣(市、區)財政總量來看:
1-11月份,北侖區財政收入完成384.84億元,雖然較上年同期相比跌到了400億元以下,但仍是全市唯一一個超300億元的縣(市、區),繼續高居榜首。
鄞州區財政收入接近300億元門檻,達到289.55億元,依舊排在第二位。不過,與榜首的差距被進一步拉大,由上個月的84.54億元擴大至95.29億元。看來,全年要想再次親近北侖區一點,已變得十分困難。
排名第三的慈溪市財政收入也在200億元以上,為217.60億元。但其優異的增速,也使得財政總量穩居前三甲的地位更加穩固了。
餘姚市、海曙區、江北區三地財政收入均處於百億級別,分別為136.40億元、120.75億元和106.45億元。儘管三地排名暫時沒有發生變動,但彼此之間的差值變化還是比較明顯。其中,海曙區與江北區的距離變化清晰可見,已拉大到了14.3億元。
奉化區與鎮海區的財政競爭依然膠著,同期分別完成86.80億元和86.34億元,奉化區以極其微弱的優勢繼續領先鎮海區0.46億元,但這一優勢較上個月快速縮小。鎮海區能否在最後一個月完成逆風翻盤,重回第七寶座,仍是留給年末的一大懸念。
伴隨著靜海縣與象山縣增速同步回落,兩地財政總量也分別鎖定在65.44億元和61.38億元,排名最後兩位。其中,象山縣以4.06億元之差再次不敵靜海縣,蹲守末位。
從各縣(市、區)收入增速來看:
10個縣(市、區)繼續呈現「六升四降」的差異分化格局。
其中,海曙區(-5.8%)、北侖區(-3.9%)、鎮海區(-2.7%)、鄞州區(-2.4%)四地延續負增長態勢,仍以海曙區降幅最大。
在其餘6個保持正增長的縣(市、區)中,多數仍舊處於低位運行,但好在都跑贏全市(0.15%)平均線,成為助推大盤穩定向好的關鍵力量。
詳見附表:
對於寧波市各縣(市、區)1--月份的財政表現,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吧。
原創文章,頭條首發。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和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