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二次上市收平發行價後,一家光伏龍頭也在力爭「A+H」

2024年12月10日21:40:54 財經 5425

為尋求出海新出路,鈞達股份擬建立海外生產基地,此舉也加劇了公司的資金壓力

順豐二次上市收平發行價後,一家光伏龍頭也在力爭「A+H」 - 天天要聞

標點財經、投資時間網研究員 辛夷

11月27日,順豐控股於港交所二次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實現「a+h」雙重上市的快遞物流公司。上市當日盤中,順豐控股股價漲跌互現,最終收報34.3港元/股,與招股價平齊。

除了順豐控股,a股光伏電池龍頭企業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鈞達股份,002865.sz)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說明書,申請登陸港股市場。2017年4月,該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鈞達股份專註於高效光伏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n型topcon電池及p型perc電池等不同代主流光伏電池中保持競爭地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3年出貨量計,在專業製造商中,鈞達股份n型topcon電池全球市場份額高達46.5%,排名第一;光伏電池全球市場份額約為12.8%,排名第四。

本次ipo,鈞達股份募資預計將用於興建一個年化產能約為5gw的海外光伏電池生產基地,同時,用於研發先進技術、建立及加強海外銷售業務及分銷渠道等方面。

標點財經、投資時間網研究員注意到,2021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該公司受光伏電池價格下跌影響利潤由盈轉虧,毛利率暴跌。另外,為尋求出海新出路,該公司擬建立海外生產基地,也加劇了資金壓力。

產品跌價 利潤由盈轉虧

鈞達股份成立於2003年,前身是海南鈞達汽車飾件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汽車塑料配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該公司業務轉向光伏領域始於2021年9月收購上饒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捷泰科技)51%的股份;2022年6月,其再次收購捷泰科技剩餘49%的股權。同時,鈞達股份將原有汽車飾件業務全部售出,自此一直全力專註於光伏電池業務。

完成業務轉型後,鈞達股份收入及利潤實現了顯著增長。2021年至2023年,該公司各期收入分別為16.39億元、110.86億元、186.1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370萬元、6.17億元、8.16億元,2022年及2023年增長明顯。

但好景不長,2024年上半年,鈞達股份收入及利潤均出現嚴重下滑,期內僅實現收入63.55億元,利潤虧損1.66億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為9.56億元。該公司表示,出現前述情況主要由於光伏電池價格持續下跌。而鈞達股份最新公布的三季度數據顯示,該公司凈利潤虧損持續擴大,實現-4.17億元。

報告期內,鈞達股份收入主要來源於n型topcon電池轉及p型perc電池。其中,2021年收入中p型perc電池收入佔比99.2%,此後收入逐步轉向n型topcon電池,截至2024年6月30日,該公司n型topcon電池收入佔比達89.9%,p型perc電池收入佔比僅為6.0%。   

鈞達股份業績受光伏電池價格下跌的不利影響,主要因n型topcon電池的價格下跌。2022年至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n型topcon電池平均售價分別為1.14元/w、0.67元/w、0.36元/w。該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2024年上半年,儘管n型topcon電池銷量同比增加148.4%,但平均售價下跌減緩銷量帶來的收入增長,導致該公司收入整體下降。

另外,因為光伏電池售價的下降也導致鈞達股份的毛利率出現嚴重下降。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各期毛利率分別為12.6%、11.0%、9.1%、-0.4%,甚至出現負毛利率。細分產品來看,截至2024年6月30日,該公司n型topcon電池毛利率為0.1%,相比於去年同期的18.6%暴跌;p型perc電池毛利率同樣大跌,由去年同期的11.5%降為-4.4%。

鈞達股份光伏電池的平均售價(稅後)情況

順豐二次上市收平發行價後,一家光伏龍頭也在力爭「A+H」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鈞達股份招股書

客戶供應商重疊

招股書數據顯示,鈞達股份各期來自於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為12.76億元、59.81億元、97.85億元、30.39億元,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77.8%、53.9%、52.6%、47.8%。其中,最大客戶的各期收入佔比分別為53.9%、30.1%、27.8%、18.9%,雖有所下降,但佔比仍較高。   

鈞達股份對此表示,由於市場參與者高度集中,上述集中程度在光伏市場很常見。光伏行業的高集中度,自然導致光伏電池製造商頻繁向領先的光伏組件製造商銷售。

招股書顯示,該公司客戶主要包括隆基綠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正泰新能等。其中,晶科能源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製造商之一,為鈞達股份2021年至2023年的第一大客戶,2024年上半年的第二大客戶。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第一大客戶為隆基綠能。

值得注意的是,鈞達股份供應商集中度也較高,且各期的第一大客戶均為其第一大供應商,並存在多個客戶與供應商重疊的現象。報告期內,鈞達股份前五大供貨商採購金額占當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9.7%、47.2%、34.4%、52.4%。其中,晶科能源為該公司2021年—2023年的最大供貨商,占同期採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1.8%、17.0%、10.2%。隆基綠能為該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最大供貨商,採購佔比15.1%。此外,蘇州晶順在2021年既是鈞達股份的前五大客戶也是前五大供應商,環歐在2024年上半年同樣如此。

前述情況存在哪些隱患?一方面,鈞達股份部分客戶為一體化光伏電池製造商,相互存在競爭關係;另一方面,該公司依賴第三方供貨商,易受供應鏈問題的影響。整體來看,光伏行業競爭激烈,客戶、供應商重疊,每一家交易方的不利變動都會對鈞達股份造成雙重不利影響。

出海發展 資金壓力大

報告期內,得益於光伏市場需求的快速發展,鈞達股份光伏電池銷量飛速增長,從2021年的1.8gw增長至2023年的30.0gw,2024年上半年銷量為19.2gw。同時,該公司不斷擴大產能,分別在上饒、滁州及淮安擁有生產基地,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光伏電池年化產能約為43.3gw,均為n型topcon電池。

鈞達股份同時也在努力擴大海外業務,公司境外銷售收入佔比已由2023年上半年的4.2%上升至2024年同期的13.8%。

據悉,2024年6月,鈞達股份與一家阿曼政府實體訂立無法律約束力意向書(下稱阿曼意向書),雙方均有意建立一個總年化產能約為10gw且分為兩個階段的n型topcon電池生產基地,總投資金額約7億美元(視未來調整而定),該項目的一期(預計年化產能為5gw)將於2025年年底前開始商業生產。此次赴港ipo,鈞達股份表示,募資主要是為了建立海外工廠,並加強海外銷售業務。

但建廠擴產能也給鈞達股份帶來了一定的財務壓力。數據顯示,鈞達股份資產負債率始終處於較高水平,各期均超70%,2024年上半年為72.2%。從短期來看,該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由2023年底的26.50億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9.39億元,短期銀行借款則由4.50億元增至10.33億元。

擴產需求及債務壓力下,鈞達股份將融資寄託於港股ipo,但其能否成為國內首家「a+h」雙重上市的光伏企業尚未可知。

鈞達股份的主要財務比率情況

順豐二次上市收平發行價後,一家光伏龍頭也在力爭「A+H」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鈞達股份招股書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大摩去年四季度利潤同比飆升145%,股票收入大放異彩 - 天天要聞

大摩去年四季度利潤同比飆升145%,股票收入大放異彩

財聯社1月16日訊(編輯 趙昊)周四(1月16日)美股盤前,美國頂級銀行摩根士丹利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業績報告,受交易超預期收入的影響,該行季度利潤增長了一倍多。具體數據顯示,大摩去年Q4錄得162.2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近25.8
部分主要城市2024年GDP:蘇州2.67萬億,大連9200億,昆明8200億 - 天天要聞

部分主要城市2024年GDP:蘇州2.67萬億,大連9200億,昆明8200億

時間飛逝,轉瞬間已經來到了2025年中旬,目前部分主要城市已經官方預計了2024年GDP。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蘇州,大連和昆明。蘇州是為數不多的普通地級市進入我國主要城市的,大連是我國五大計劃單列市之一,昆明為雲南省省會。整體來看這三座城市
陳文玲:特朗普已不是八年前的特朗普,中國也不是八年前的中國 - 天天要聞

陳文玲:特朗普已不是八年前的特朗普,中國也不是八年前的中國

近日,《北京日報》理論周刊發布文章《2024年學術視野中的十大國際熱點》,作者為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原總經濟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文玲。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即將正式就任,他將給世界和中國帶來哪些影響,我們該如何看待特朗普回歸後的中美關係前景?文章指出,現在特朗普已經不是八年前的特朗普,世界也不是八年前的...
售價相差500元,預估銷量差異曝光 一加13對比iQOO13區別一目了然 - 天天要聞

售價相差500元,預估銷量差異曝光 一加13對比iQOO13區別一目了然

日前,有手機業內人士曝光了一組數據來自第三方統計機構的藍綠兩家手機品牌的子品牌旗艦機型的預估銷量數據。從中可以看到,兩款機型的銷量有可能相差比較大。那麼,這兩款都搭載高通驍龍8至尊版全新一代旗艦處理器,價格相差500元的機型,都有哪些差距?該怎麼選?希望下文能
新華全媒+|中國會展業向「新」而行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新華全媒+|中國會展業向「新」而行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日,第二十屆中國會展經濟國際合作論壇在天津舉行。會展國際組織機構、全球知名會展企業和行業領軍人物齊聚一堂,探討全球會展業發展趨勢,共享中國市場機遇。本次論壇上,「新質生產力」成為關鍵熱詞。與會嘉賓認為,近年來我國會展業蓬勃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成為重點與熱點展示內容,湧現出一批專業化、品...
恆指加速下行資金承接意願有限 政策利好劍指消費股|港股風向標 - 天天要聞

恆指加速下行資金承接意願有限 政策利好劍指消費股|港股風向標

財聯社1月10日訊(編輯 馮軼)今日港股震蕩下行,三大指數均刷新近期低位。截至收盤,恆指、國指分別下跌0.92%及1.16%,恒生科技指數跌1.18%。我們來看今日市場熱點:恆指向下趨勢有所加速,資金面承接意願有限;熱門板塊集體普跌,政策利好劍指消費股;A股單邊下行盡顯弱勢,行情即將進入年報炒作窗口。【恆指向下趨勢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