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CCTV-4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欄目系列報道《外企在中國》,聚焦崑山外企通力電梯,播出專題報道《紮根服務本土 與中國市場共成長》。作為外商在華投資最密集的省份之一,江蘇以開放引領發展,吸引利用外資規模持續保持領先。來自芬蘭的通力電梯紮根崑山28年,從最初的製造工廠發展到集研發製造服務於一體的產業園,見證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從中不斷收穫著機遇和成長。
1996年,通力第一次來到中國,就在崑山設立了生產基地。從起初的一家工廠到如今的一整個產業園,通力走過了28年,中國飛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給電梯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讓這裡生產的各類電梯產品從城市裡的住宅寫字樓走進了國家體育場(鳥巢)、北京大興機場等一系列的超級工程,截至目前,通力在崑山的累計投資已經達到了13.8億元,中國也已經成為通力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三個月前,芬蘭人安蒂·帕沃拉從總部調任中國,成為通力崑山工業園的新任負責人,全新的環境並沒有讓安蒂適應太久,相反當地成熟的產業配套和良好的政府服務,讓他很快就進入了新角色。通力大中華區供應線高級副總裁安蒂·帕沃拉表示,「企業99%的供應商就在附近,這為按時生產交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還有政府的幫助與合作,我們才能在過去十年里,把產能翻了一番,成為通力在全球最大的生產和研發中心。」
有人剛來中國,也有人來了幾年還不想走,2016年義大利人安德列亞·法索利加入通力崑山研發中心,原計劃兩年的工作周期如今已步入第八年。安德列亞不僅在中國安了家,還帶領團隊不斷創新,為中國市場提供新產品新方案,並向全球輸出中國經驗。
「如果你在中國取得成功,你也可以在別的地方取得成功。如今在中國我們有一個全球技術中心,這意味著我們在全球使用的設計創新都是在這裡誕生的。因此我們在中國為世界其他地方創新和輸出解決方案。」通力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開發負責人安德列亞·法索利說。
去年通力崑山工業園累計交付電梯突破150萬台,隨著中國的電梯市場開始由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存量電梯的維護保養日益成為行業新的增長點。今年,我國密集出台鼓勵支持設備更新的政策措施,通力也第一時間成立了更新改造業務部門,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
「中國對我們非常重要,它是全球最大的市場。」通力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德龍表示,當前幫助中國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是企業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數字化技術為行業帶來的新變革,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場景,讓企業可以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和用戶體驗。「因為中國在不斷發展變化,我們要做的就是去適應,才能與中國市場一起成長。」(蘇報融媒記者 周函)
編輯: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