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通脹數據如此之低,讓美國非常眼紅。但與此同時,美元的支付份額如此之高,也讓我們覺得難以追趕。
中美之間正在展開多方面的博弈,在金融貨幣領域,誰的優勢更大,誰的危機更大呢?
中國公布了最新的通脹數據,7月份的同比增長出現了小高峰,達到0.5%,但是整個1~7月份的累計增長只有0.2%。
美國雖然沒有公布前7個月的累計cpi,但在過去7個月的同比增長中最高的達到3.5%,最低的也有3.0%,因此美國的消費者物價至少達到了我們的15倍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美國日本三個國家的通脹情況和利率政策形成了三國殺的局面
目前,美國金融系統已經處於高度緊張狀態,日本央行的加息已經重創美股,也讓美國金融市場處在危險的邊緣。
據高盛預測,僅2024財年的預算赤字就將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超過此前美國國會預測的1.9萬億。
對於日本來說,加息是為了應對國內通脹壓力,同時也是為了維護日元的穩定。
而對於美國來說,降息可能是為了緩解國內經濟的壓力,尤其是在通脹數據緩和和銀行業危機的背景下。但實際上最重要的目標是降低美債的壓力,以及因此而導致的美國財政壓力。
因為只有降息之後,美債收益率才會跟隨下降,此前不斷飆升的美債利息才會停下來。
但很顯然美國現在想降息卻遇到了最大的麻煩,那就是通脹的下降速度遠遠沒有達到預期,但是經濟陷入衰退的速度又遠遠的超出了預期。
美國華爾街金融大鱷吉姆·羅傑斯在近日的採訪中表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債務國,印鈔和債務無處不在,最終將要付出代價」。
美國億萬富翁馬斯克也對美國的債務經濟發出了警告,並且批評美聯儲非常愚蠢,居然浪費了7月份會議降息的大好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美元的支付份額依然接近全球支付的一半,但意義也不大,僅僅靠支付份額,已經不足以維持美元的地位。
相反前段時間中國進行了降息,反而出現了一波人民幣匯率的上漲,由此也足以證明經濟的宏觀基本面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而不是利率的高低。
正常情況下降息會導致匯率下跌,貨幣貶值。但由於日元在加息,有力的拉低了美元指數,由此造成的美元貶值與我們的降息剛好對沖,所以人民幣的匯率反而有機會大幅度上漲。
現在美元的支付份額中,大部分來自於金融交易,如果未來美元繼續貶值,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以美元結算的份額逐步減少,可能造成美元支付份額的崩塌式下跌。
毫無疑問,在中美的金融博弈上,美元的危機越來越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