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不反對全球化,西方反對的是不受他們控制的,資本利潤不歸他們的全球化。所以最近的表現是一向倡導全球化的他們,竟然表現出逆全球化,但中國並不與他們對抗,反而擔當起大國之責,主動扛起全球復興之責,進一步對內深化改革,對外大開方便之門。
進一步打開開放之門:中國邁向全球化的第三次嘗試
近期,中國宣布對瀋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和成都六個城市暫停部分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涉及領域包括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旅行社、娛樂場所、營業性演出以及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等。這一政策的出台,在全球經濟低迷的今天,迅速引發了國內外廣泛關注,對此政策紛紛作出了非常正面的解讀。紛紛稱讚這是中國進一步開放的信號。
看字眼「外商投資准入」這就是以前外商進不去的領域,現在放開了,過去嚴禁開放或者部分開放的領域,如醫療、養老旅遊、互聯網虛擬專用網等都可能會放開,這些屬於第三產業領域的業務一直都讓國外資本垂涎三尺,但限於國內法規,要麼進去了面臨著諸多門檻與條件。這些領域的開放意味著外資將進一步享受到中國發展的紅利,在中國擁有著更多的機會。
瀋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這6個城市的分布就知道,基本覆蓋了整個中國。其含義相當於當初改革開放的經濟特區,如果一旦試點成功,就會在更多的城市推行,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怎麼能不吸引外資呢?這有力地回擊了美國駐北約大使關於如何用經濟來擊垮中國,她稱如果世界主要經濟體都不來中國投資,那中國就沒投資,創造不了就業,就會內部崩潰。足夠的利潤能讓資本鋌而走險,更何況是在中國的正當生意,他們怎麼拒絕?
中國還主動出擊,直接神來之筆地推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極大地激發了外來遊客來華的興趣。好不好來看看就知道,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自信,比任何言語的反駁都來得更實際。另外還對部分歐美髮達國家實施在華停留15天的單方面的免簽政策,極大方便了他們來華商務游與旅遊。
中國式地自信,文明,好客迎接八方來賓
一直以來長期掌握世界與論優勢的西方世界,利用手中的媒體優勢,不斷地唱衰與抹黑中國,僅憑一張圖都能編織出一系列的故事來攻擊中國。這就是信息差導致的結果,而如今中國一系列政策的推出,就為消弭誤解、增進互信創造了寶貴的機會。
特別Tiktok等短視頻的流行,西方一直極力抹黑宣傳,中國的一直都是窮山惡水的形象,如今一開放這些簽證,這些自媒體拍攝有關中國的視頻所展示出來反差,讓他們收穫了巨大的流量,中國的安全,好客,乾淨,先進,開放,包容都讓他們覺得不可思議。於是這些自媒體做了各種實驗,例如地貴重的物品放在公共場合,一個小時後回來,東西完好無損一件不少地在原地。
這些國外的大V自己拍的視頻更具說服性,有力地回擊了西方對中國的偏見。正如一位外國博主在視頻中所說:「中國並非西方媒體宣傳的那樣,這裡的人們友好善良,社會安全穩定,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在這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希望」而對面的台灣固步自封,竟然還說田鼠肉是大陸的重要蛋白質補充。
從被迫打開國門,到主動打開國門,再到邀請上門,中國越來越強大自信
清朝末期,在列強的眼裡腐朽落後的封建帝國就是一塊不設防的肥肉,列強船艦開路,被迫鑒定一系列不平等的條約,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門對列強不設防!
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中國的決策層在沒有任何先例的情況下,依然作出了擁抱世界的決定,人口紅利,政策得當,地域寬廣,人民勤勞,這些條件讓中國經濟騰飛,並一舉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次是中國主動打開門歡迎各國前來。
俄烏衝突,巴以戰爭這一系列的突變讓傳統的西方國家霸權主義的推進陷入了困境,並把妄想把這些不順歸咎為中國的不配合。於是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持續抬頭,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深化改革,激化市場力,進一步開放產業,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和動力。積極主動的姿態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也狠狠地回擊了西方列強的質疑。這一次是中國自信主動邀請他們來,為他們打開方便之門。
結語
縱觀歷史,我們生活在最美好的盛世;
橫觀世界,我們腳踏著最安心的國土。
幾千年的文明從未中斷,是因為我們善於思考,善於總結,愚公移山說明了我們的執著,精衛填海證明了我們的勇氣。不怨天尤人,我們大有可為,生活的幸福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