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零碳電力時代:大力推進電力低碳轉型,讓以碳價為主的綠色環境價格發揮作用|聚焦博鰲

2024年03月27日13:45:05 財經 1199
邁向零碳電力時代:大力推進電力低碳轉型,讓以碳價為主的綠色環境價格發揮作用|聚焦博鰲 - 天天要聞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悅 張智 博鰲報道

當下,全球正在加速脫離化石能源,進入能源轉型的新階段,而零碳電力系統正是實現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石。

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新聞發布會暨旗艦報告發布會發布了《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2024年度報告:邁向零碳電力時代 推動亞洲綠色發展》(下稱《報告》),聚焦零碳電力與綠色發展,指出亞洲是全球人口最多、經濟增長潛力巨大、能源消耗和減碳壓力最大和挑戰巨大的地區,打造零碳電力系統對亞洲實現碳中和、實現綠色發展意義重大。

「近五年中國、印度、日本等亞洲國家在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當中名列前茅,不過也要看到,亞洲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亟待大規模的綠色技術和低碳產業的投入,急需在向零碳電力轉型的產業、資金、技術以及電力市場和碳市場上面加強合作。」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對《華夏時報》在內的媒體表示。

大力推進電力低碳轉型

據了解,目前亞洲的電力和熱力系統溫室氣體排放量占亞洲總的排放量近四成規模,未來隨著亞洲終端能源電氣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工業建築交通領域的綠色轉型,相應的碳減排責任也會向電力行業轉移。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力推進電力的低碳轉型對亞洲能源消費升級更好地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應該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中電聯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發展部主任張琳表示。

數據顯示,當下需求側的電力保持較快的增長,2022年亞洲總用電量是14.5萬億千瓦時佔全球用電量的5.5%,2013年到2022年年均增長4.7%,這個比全球同期水平高出2.3個百分點。供給側的發電裝機快速增長,電源結構持續優化。截至2022年底,亞洲發電總裝機達到4.5億千瓦,年均增長5.8%,其中風能太陽能裝機發電合計佔比2.4%,較2013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綠色轉型加速,電源結構持續優化。同時,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

張琳指出,在電力綠色轉型加快推進的同時,在全球能源生產供應格局深刻演進,主要的經濟體新能源超預期發展,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一些新的形勢新的變化為深入推進亞洲電力低碳轉型也帶來相應的挑戰。

具體而言,在電力安全供應方面,電力系統的平衡機理和運行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對於電力保供、電力系統的安全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需要加快形成科學合理的電源結構,提升系統的調節能力,通過建設互聯互通數字化智能化的電網來發揮網源協調的作用。

與此同時,面對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問題,當前技術管理同新能源高質量發展要求也有不相匹配的問題。亞洲是未來全球綠色電力的重要增長極,需要積極推動網源荷儲一體化發展,推廣應用先進高效的新能源發電,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長周期的新型儲能技術、氫能技術等等一些新型的技術,同時要加強需求側的管理。

除此之外,對於碳關稅的成本傳導問題,張琳指出,當前主要碳關稅核算體系,碳定價的標準缺乏國際共識,單邊的碳關稅將衝擊自由開放的多邊貿易體系,不利於世界經濟的復甦增長。

為此,她倡導,各國就應對氣候變化加強溝通,維護髮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共同推進氣候變化國際合作和國際規則標準制定,倡導減排量與生產和消費國之間的合理分配,抑制生產側的碳排放鼓勵清潔能源發展。同時,要在消費側也要體現出對於減碳作用的需要。完善體現消費責任的碳足跡評價核算方法,加強國際機制協調,推行具有國際共識的碳定價標準,促進綠電綠證國際互認等方面解決碳關稅碳成本的問題。

讓以碳價為主的綠色環境價格發揮作用

目前,亞洲電價水平在全球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能夠對繁榮亞洲製造業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區域內的電價水平差異較大的。工業電價普遍高於居民電價的趨勢和發達經濟體不同,相當於工業電價在一定程度上補貼了居民用電。另一方面,過去幾年,煤炭、天然氣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給亞洲企業帶來了很大成本的壓力,尤其電力企業帶來了很大成本壓力。據《報告》測算,如中國、韓國,燃煤成本占電價收入比重從60%上升到近兩年的80%左右。

「這種情況下,我們要邁向零碳電力時代,需要對清潔能源清潔電力的生產提供更多激勵。而把綠色環境價值融入電力價格之中是關鍵,特別是顯性碳定價信號應該在電價當中有更好地體現,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清潔能源的生產優勢,同時也能夠加強對碳排放的約束。」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副院長曹莉告訴《華夏時報》等媒體。

據了解,目前,很多亞洲國家都已經在積極地建立碳定價價值,包括韓國、哈薩克、中國、日本、印度、印尼等國家。但是,據測算,碳價在電力中的體現仍然非常有限。而世界銀行報告顯示,如果要實現溫升控制兩度以內的目標,2020年的全球碳定價應該達到每噸40—80美元,到2030年,需要達到50—100美元。但亞洲國家的碳定價水平還是非常低的。

「除了基本的電量機制,即用一度電量應該付多少錢,以及環境價值外,現在還很強調可靠性價值、調節價值,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容量電價,輔助服務費用這些應該在新一代的電力系統的價格當中得到體現。在電源的多元化、遠距離的傳送、新能源消納等因素的影響下,電力價格的制定方面需要進一步的科學化。」曹莉強調,現在純粹靠生產價格定價的方式應該逐漸地向供需平衡決定電力價格的形式轉變。

面對當下比較突出的問題,包括能源轉型帶來了終端電價的上漲壓力,但目前向終端用電傳導的電價是非常有限的,碳價向電價傳導、電價彈性、系統靈活性不足等。

曹莉建議,應深化電力市場改革,逐步建立由市場的供需作為電價決定的主要因素實行,市場化機制,讓電力價格反映碳價的環境價值和社會成本,激發電力企業更多地使用綠色清潔能源,激勵消費者更多地使用綠電。最後,進一步完善輔助的服務定價,賦予輸電網更多主動權。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 天天要聞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中新社廣州5月4日電 (記者 程景偉)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持續展現中國企業出海新氣象。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製造」曾是「貼牌代工」的符號。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中國製造業一路迅猛發展,並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複雜多變的全球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劉遠舉: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從他的社交媒體到各國現實,隔著無數出於利益的阻礙。想把這些產業鏈從中國帶到美國,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遠舉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僅13小時後,他又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突然宣布,對超過75個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暫緩措施,同時將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104%提升至125...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 天天要聞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根據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場報價,緬甸出口的洋蔥按規格不同,FOB(離岸價)定為每噸240至370美元。 緬甸洋蔥、大蒜及廚房作物種植生產出口商協會每周都會發布出口洋蔥、大蒜、酸角、薑黃、長辣....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 天天要聞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11家CXO(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上市公司已發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財報,其中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和博騰股份新簽或者在手的訂單超預期,公司業績有所改善。據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葯明康德持續經營業務在手...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 天天要聞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雲集,我國製造業的產品琳琅滿目,最近,和各大景區一樣火熱的,還有廣交會現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分三期舉辦。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時,已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 天天要聞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閆軍)又是一年巴菲特時刻,當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宣布計劃今年年底退休時,不僅震驚在場股東,也讓今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彌足珍貴。陪伴了國內投資者15年中國投資人峰會在5月4日如約而至,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場進行。...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 天天要聞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奧馬哈場正在進行中。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就投資與社會公益之間的良性循環注入新思考。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 李源海財聯社記者梳理主要觀點,以供讀者參考。李源海強調,投資不應止步於...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 天天要聞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在當前科技浪潮席捲下,如何看待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投資機遇?投資與財富觀、社會價值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2025年5月4日,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進行。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睿郡資產合伙人、副總經理薛大威,興...
每分鐘超1000萬元! - 天天要聞

每分鐘超1000萬元!

每分鐘超1000萬元!中歐貿易持續向好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從建交初期的24億美元到現在的7800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4%,相當於每分鐘都有超過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