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GDP從美國的70%,下降至65.4%,差距拉大不小。
最近,中美兩國都更新了2023年經濟數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260582億元,比上年增長5.2%。
這個GDP數據和1月發布的一樣,沒有變化,只是這份公報的數據更加詳細,包括匯率、人口、CPI、工業等數據。比如,2023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為1美元兌7.0467元人民幣,比上年貶值4.5%。按這個匯率來換算,2023年我國GDP約為17.89萬億美元,相比2022年還下降了。
2023年我國經濟能夠取得5.2%的增長,消費貢獻最大,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而投資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兩架馬車推動GDP增長5.8%。去年外貿不給力,雖然按人民幣計價,全年出口實現了正增長,但凈出口向下拉動GDP0.6個百分點,最終GDP實現了5.2%的增長。
美國修正了2023年經濟數據,主要是調整了第四季的數據,美國商務部說進過詳盡的調查發現,私人存貨投資要比之前預料的稍差一些,所以就把第四季度的環比年化增長率從3.3%下調至3.2%,同比增長率從3.1%下調至2.9%。
也就才過去一個月時間吧,美國就推翻了之前公布的經濟數據,這真的是把統計當兒戲啊,難怪大家說美國想要經濟好,改改數據就可以。
雖然第四季度的增速下調了,但2023年的實際增速反而從之前公布的2.5%,上調至2.6%。按2017年不變物價核算,美國第一、二、三季度實際增速分別為2.1%、2.5%、2.8%。
所以,2023年美國經濟實際增速為2.6%,達到我國增速的一半。
再看名義GDP,第一季度為6.55萬億美元,名義增速為7.3%;第二季度為6.8萬億美元,名義增速6.1%,第三季度為6.93萬億美元,名義增速為5.9%;第四季度為7.08萬億美元,名義增速為5.7%。
算下來,2023年美國名義GDP為27.37萬億美元,名義增速為6.25%。而我國名義GDP為17.89萬億美元,名義增速為4.6%,中國名義GDP相當於美國的65.4%。
現在知道為什麼中美兩國的GDP差距拉大了嗎?別看我們的實際增速是美國的2倍,但美國的名義增速比我們高出了1.65個百分點,所以,它們的名義GDP提升幅度比我們大。
另外一個就是匯率,人民幣貶值了這麼多,導致按美元計算的GDP反而更少了。一旦美國的高通脹解除,人民幣升值,那兩國的GDP差距又會縮小。
2023年中美兩國GDP差距拉大,不是真實的經濟實力差距在擴大,而是一些可變動的因素在起作用。預計2024年美國CPI還會下降,恢復到正常水平,而人民幣也會升值。IMF預測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4.6%,美國增長2.1%,中國增速依舊是美國的2倍多,所以,我預計兩國GDP差距會大幅縮小。
不過,有一種方法能夠讓美國GDP更加領先,那就是修改演算法。美國商務部又修改了2022年GDP,從25.47萬億美元拔高到25.75萬億美元。與之相反,我國卻在擠水分,2022年GDP從年初公布的121.02萬億元,下調至120.47萬億元。
其實,2023年美國的非農就業數據就經常調整,不是小幅的調整,而是幾十萬的大調整,難道美國的統計部門這麼業餘嗎?還是把統計當兒戲了。
所謂的GDP差距擴大,要理性看待,不要被帶偏節奏,中了「唱衰論」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