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地處湖南東南部,與廣東、江西毗鄰,區位優勢那是十分明顯,這是大大完善了交通網路,也大大加快了與周邊地區的貿易往來。
從交通來看,郴州市境內擁有京廣鐵路、京廣高鐵、京珠高速、廈蓉高速、107國道、106國道等縱橫境內,這在方便近500萬百姓出行的同時,也拉動了招商引資,促進了經濟發展。
在剛剛過去的2023年,郴州市的GDP是達到了3110.6億元,取得了4.37%的GDP名義增速。那麼其下轄11區縣又表現如何呢?
從整體來看,整個郴州市的區域經濟發展,還是差距頗大的。處於第1的北湖區已經有514.53億元,而最低的桂東縣則僅僅53.06億元,這幾乎是10倍的差距。我們整體來看:
蘇仙區第3,在2023年的GDP為423.82億元
蘇仙區,一直以來都在進行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完善,積極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已經形成了有色金屬、電子電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主導產業,是大大拉動了經濟發展。
市轄區並不是蘇仙區的「全部」,這裡還是郴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也讓全市的發展資源,會向蘇仙區「偏愛」,成為全市發展的保障。
嘉禾縣力壓安仁縣
從2023年的經濟數據來看,嘉禾縣為159.92億元,是力壓安仁縣的140.29億元,兩地之間僅有19.63億元的差距,可謂是力壓。
嘉禾縣,這兩年是加快了招商引資的步伐,在2023年,嘉禾縣的市級招商引資項目就有11個,省級重點項目更是達到了4個,成為全縣經濟可以力壓安仁縣的一大原因。
安仁縣也不差。這些年是大力支持工業發展,是發展的主力之一。早在2022年,全年工業增加值就有28.79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就有78.6億元。
汝城縣第10
汝城縣,區位優勢明顯,自古就有「雞鳴三省,水注三江」之稱,大大推動交通建設,截止到2022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就有5502.4公里,有357國道 、廈門—成都高速公路、湘深高速、106國道、324省道貫穿汝城縣全境,大大拉動了經濟發展。
在2023年的GDP也是達到了109.56億元,是兩個桂東縣不能敵,但也僅僅處於第10的位置,這與汝城縣的常住人口規模有關,僅僅34.15萬,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大阻礙了全縣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