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監管總局成立行政處罰委員會 研究建立行政處罰系統平台「長牙帶刺」,這是金融監管總局成立以來,尤其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以來,金融監管總局系統頻繁提及的監管思路。金融監管總局處罰局(全稱「行政處罰局」)發表學習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的文章表示,將切實擔負起從嚴監管職責使命,堅決做到「長牙帶刺」,以高質量行政處罰促進金融監管效能提升,推動金融風險防控和市場秩序規範。金融監管總局處罰局是新成立的局之一,職責是承擔行政處罰案件審理等工作,提出審理意見,組織聽證和集體討論,送達行政處罰決定並執行。如何理解行政處罰「長牙帶刺」的重要意義?金融監管總局處罰局認為在三方面:一是「長牙帶刺」是重塑金融監管的政治任務,二是「長牙帶刺」是防控金融風險的必然要求,三是「長牙帶刺」是維護市場秩序的必要手段。
·靜待「窗口期」,國內跨境支付服務商繼續尋求上市機會 儘管全球IPO市場尚未全面復甦,境內跨境支付服務機構仍在繼續尋求上市機會。在業內人士看來,客戶數量與TPV的持續增長,有助於提升連連數字的IPO勝算。畢竟,隨著跨境電商支付服務市場競爭激烈,越來越多二級市場投資機構日益關注跨境支付服務商的獲客能力與業務增長潛力,且這兩項數值能比較全面地反映跨境支付服務商的業務增長可持續性。記者了解到,隨著越來越多國內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模式「出海」,不只是國內跨境支付服務商紛紛湧現,海外跨境支付服務商也在積極布局中國市場。尤其在成功上市後,dLocal等境外跨境支付服務商正憑藉資金實力與全球各地本地化支付資源整合能力,持續擴大中國市場的業務版圖。
·美國大型銀行去年四季度盈利集體滑坡,花旗將大幅裁員2萬人美聯儲大幅加息所帶來的豐厚貸款利差收入,卻無法扭轉華爾街大型銀行業績下滑趨勢。近日,華爾街多家大型銀行公布去年四季度財報,其中,摩根大通當季實現凈利潤93.07億美元,環比和同比分別下降29%和15%;美國銀行當季實現凈利潤31.44億美元,環比和同比降幅分別為59.7%和55.92%;花旗集團當季凈虧損18.39億美元,較前一季度扭盈為虧;富國銀行當季實現凈利潤34.46億美元,環比下降40%。花旗集團首席執行官簡·弗雷澤直言,企業業績「非常令人失望」。在業內人士看來,去年四季度華爾街大型銀行業績普遍下滑,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季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向摩根大通等華爾街大型銀行收取約86億美元的特別費用,對後者的盈利水平造成顯著衝擊。
·創業板指震蕩調整跌0.88% 旅遊等大消費股全天強勢市場全天震蕩分化,滬指小幅反彈,創業板指領跌,北證50跌超3%。截至收盤,滬指漲0.15%,深成指跌0.36%,創業板指跌0.88%。盤面上,大消費股集體活躍,其中旅遊股領漲;零售股震蕩走高;半導體板塊震蕩反彈;氫能源概念股盤中異動。下跌方面,軍工概念股陷入調整。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100隻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6109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658億。個股方面,高新發展成交額29.61億元居首,貴州茅台、寧德時代、新易盛、中國中免、隆基綠能、賽力斯、長安汽車、軟通動力等成交額在20億元之上。

「與輝同行」首秀金額過億,一個東方甄選拆出無數個董宇輝?
小作文風波後,董宇輝不僅搖身一變成東方甄選新股東,還自立門戶成立了新直播間「與輝同行」。首秀當天在抖音平台正式開播,首秀就創下了驚人的成績:直播間人氣高達1.2億,銷售額超過1.1億,單品最高轉化率達到了12.8%。這一數據讓無數網友和行業人士為之震撼,也讓董宇輝再次成為了全網的焦點。前兩天,董宇輝首次獨挑大樑的直播間「與輝同行」成為2024年第一個全網矚目的直播間,首播「開門紅」。數據顯示,開播3小時後,直播間銷售額就已經突破1.5億元;4小時的直播過程中,直播間最高在線人數達170萬,累計達5348萬人,點贊量超過12.4億次,並衝上帶貨總榜第一名、即時人氣第一名。
2024年1月MLF操作點評:開年MLF操作利率「按兵不動」,短期內仍有降息降准可能
近期經濟修復勢頭邊際減弱,物價持續負增長推高實際利率,市場對政策利率適度下調的預期升溫;1月MLF操作利率「按兵不動」,或顯示政策面仍在觀察前期穩增長措施效果,一季度MLF操作利率仍有下調可能。主要受房地產行業下滑、消費需求不振等因素影響,2023年四季度官方製造業PMI指數持續運行在收縮區間;11月以來服務業PMI指數也連續兩個月處於榮枯平衡線之下。這意味著在2023年三季度經濟復甦動能轉強後,四季度經濟運行穩中見弱,貨幣政策實施逆周期調節的必要性上升。回顧歷史可以看到,一旦官方製造業PMI指數連續3個月以上運行在收縮區間,宏觀政策做出反應的可能性就會顯著加大。另外,剛剛公布的物價數據顯示,2023年12月CPI同比為-0.3%,降幅較上月收斂0.2個百分點,連續三個月同比負增長;當月PPI同比為-2.7%,降幅較上月收斂0.3個百分點,工業品價格繼續處於較為明顯的通縮狀態。
去年民航虧損近300億,航空公司啥時候才能賺錢?
過去幾年,民航業可以說遭到了較大的衝擊,各家航空公司都在艱難求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終於2023年民航迎來了復甦,不過2023年民航業還是虧損近300億,讓人不禁想問航空公司什麼時候才能賺錢?民航局為2024年定下了「行業整體盈利」的目標。2023年,全行業大幅減虧1872億元。民航局長宋志勇在剛剛召開的2024年民航工作會上透露了上述數據。去年年初,宋志勇曾在2023年民航工作會上透露,2022年全行業虧損達2160億元。2023年減虧1872億元,意味著中國民航在2023年還是虧了近300億元。根據民航局的統計,2023年的國內航線客運規模已經超過了之前水平,比2019年增長1.5%。但如果加上國際市場,整個2023年的旅客運輸量6.2億人次、貨郵運輸量735.4萬噸,分別只恢復至2019年的93.9%、97.6%。
量化擇時周報:繼續等待縮量見底信號
在市場經歷了連續下跌後,若出現明顯縮量,市場或有階段性反彈,但反轉需要等到大幅放量信號或者賺錢效應轉正來進行確認。我們的行業配置模型顯示,進入1月份,我們的行業配置模型繼續持有困境反轉板塊,繼續推薦醫藥,消費電子;此外TWOBETA模型1月開始推薦成長板塊如新能源。當前行業建議繼續關注醫藥以及消費電子和新能源。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