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會議全勤生」手記

2023年12月28日16:45:16 財經 1570

從3月份的全國兩會、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DF)到4月份的廣交會、6月份的達沃斯論壇,9月份的服貿會、世界大河文明論壇,10月份的亞運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1月份的進博會,再到12月份的鏈博會,從報道者的角度見證了這一年國內舉辦的重大經貿活動,成為年度「會議全勤生」。

2023年即將過去。

這次,我們選擇從「記者」二字出發,從自己的跑口領域,以「2023」這一年為時間單位,講述採訪中發現的產業趨勢、行業趣聞、大佬小事,特別是那些很有意思又沒有寫在文章里的故事作為年底特別呈現,由此作為觀察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小切口。

在這一篇篇不端架子的記者手記里,洞察記錄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向。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 北京報道

2023年馬上就要過去,各大媒體按照慣例開始了年終盤點。

在整理自己這一年的文章和工作日記時,我突然發現這一年最大的收穫是我幾乎參加了全年所有重大會議與論壇的報道。

翻看自己的朋友圈,不僅僅有日行兩萬步的「凡爾賽」,還有很多有意思的瞬間,讓2023年成為我職業生涯中絕對有趣的年份。

2023年「會議全勤生」手記 - 天天要聞

2023年「會議全勤生」手記 - 天天要聞

春江水暖老外先知

「現在每季度我都會去一次瑞士總部開會,總部對中國市場非常重視,老總說3年沒來了,今年一定要來看看。」2023年年初,在採訪一位全球消費品巨頭中國區CEO時,他如是說。

同時,來自全球500強跨國公司的CEO們,也開始計劃暌違3年之久的中國行。

初春的北京春意盎然,各種商業活動都開始井然有序地恢復,外國遊客也開始多了起來。

「哇,My Dear friend!」3月初的一天,我在三里屯一個咖啡廳結束了採訪,往外走的時候,突然迎面有一群西裝革履的老外過來,其中居然有老朋友泰佩思琦(Tapestry)集團亞太區總裁、COACH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楊葆焱。

楊葆焱是一位法國人,長期工作生活在上海,對中國市場非常了解,將中國和中國消費者視為創新的靈感源泉。

彼時我正在聯繫泰佩思琦集團歷史上首位女性CEO Joanne Crevoiserat的採訪。這次的老友重逢讓我確信接下來的採訪會很順利。因為按照慣例,消費品牌的全球高管來中國都會例行去旗艦店巡店,很明顯楊葆焱和一群高管現身三里屯,不僅是他要來考察北京市場,也是為老闆打前站。

3月25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舉行。100餘位世界500強或行業領先外資企業的全球董事長或CEO、知名學者與國際組織負責人共同參加,嘉賓陣容之龐大令外媒紛紛感嘆,中國正在向世界展示中國經濟已經有序恢復。

在北京街頭,很多中國的消費者和我一樣,「偶遇」了跨國公司高管們,如蘋果CEO庫克、全球首富伯納德·阿諾特等,最終我也很順利地完成了《外企高管訪華潮》封面文章的採訪。

採訪中,很多高管都是中國的老朋友,他們的職業生涯中都有在中國工作或者生活的經歷。

「我真是太久沒來中國了!3年半後重返中國,我保持著一種樂觀的態度。對於中國未來的發展,我非常激動。我們將在廣州投資6億建新工廠,是安利第10次在中國市場的增資,將有力地推動安利生產和供應鏈體系的高質量發展,也將為中國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貢獻力量。」安利全球CEO潘睦鄰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

作為快消行業的老兵,潘睦鄰曾經在華工作多年,自稱是「中國的超級大粉絲」。在採訪中,他不但可以比較出重慶火鍋和成都火鍋的差異,還不斷引用《黃帝內經》的理論侃侃而談,暢談對中國哲學 「天人相應」的理解與見地。

同樣,星巴克全球CEO納思瀚無論是在百事可樂還是在利潔工作時期,都曾多次來中國工作考察。正如他自己所言:「我多次造訪過中國,每次我來的時候,都驚嘆於這個國家的發展速度。」

這些跨國公司的「一把手」們重啟中國之行後,憑藉敏銳的觀察與判斷,用實際行動對中國市場投下信任票,開始了新一輪投資中國,真是「春江水暖老外先知」。

2023年「會議全勤生」手記 - 天天要聞

老炮們為了討好年輕人拼了

在今年的眾多論壇上,「中國Z世代」成為一個關注話題。尤其是6月份的天津達沃斯論壇,還專門為青年領袖作了專場分享。

當前,青年消費群體,也被稱為「中國Z世代」(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已成為中國當前消費市場的生力軍。

各種機構的報告都在強調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與「70後」「80後」們不同,這些年輕人們並不迷戀名牌,也不崇洋媚外,年輕消費者們更加註重產品的品質和個性化。加上年輕消費者更依賴通過互聯網和移動支付進行購物和社交,對於線上線下的融合和跨界消費有著更高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創造、引領著消費模式的潮流變化,進一步拓寬了消費市場的邊界,消費領域已呈現出多層面新動向。

因此,每當有消費新品上新的時候,企業為了贏得年輕消費者們可謂拼了。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茅台,從茅台冰淇淋到茅台咖啡再到茅台巧克力,不僅賺足了大眾眼球,還上演了一場資本市場的狂歡。

茅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雄軍透露,自2022年5月29日上市以來,約有340萬人購買和品嘗過茅台冰淇淋,約有4億人知道和了解茅台冰淇淋。

茅台作為白酒老大哥還如此努力,折射出當前傳統消費品企業的普遍觀點——雖然跨界聯名不一定賺大錢,但是可以培養年輕消費者習慣,獲得年輕人關注。

目前,傳統企業紛紛打開了營銷思路,要將聯名進行到底。

例如,瀘州老窖聯動化妝品牌推出「酒糟醒膚修護面膜」;2020年,江小白與蒙牛推出酒心巧克力冰淇淋;2021年,古越龍山與鍾薛高推出黃酒青梅口味雪糕;2022年,洋河股份推出隱藏款含酒的文創盲盒雪糕。

但是,討好中國的年輕消費者們並不容易,多家調研機構的報告都表明,中國新一代消費者們不僅僅是購買力強,也非常有個性,正如採訪對象們所說的那樣,中國Z世代不是「買名牌」,是在「買品質」,他們不僅僅是「買商品」還要「買服務」。年輕消費者們的變化折射出在經濟社會發展轉型背景下人們消費觀念、消費需求、消費模式等方面的新變化,雖然目前外資與國內企業都不斷強調討好年輕人,但目前都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進行探索,一大波聯名如何將一時熱度轉化為長久效益、取悅年輕人的生意還在繼續。

進博會六年級生的感言

廣交會、服貿會、進博會號稱是當今中國三大盛會。打個比方說,廣交會是江湖菜,是一場頂級銷售參加的推銷採購大會,採訪對象都非常接地氣,只要用心觀察記錄,就可以寫出很鮮活的報道;服貿會則是大講堂,需要記者去學習觀察新知識,在這裡專家官員論道,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

對於進博會,我則是情有獨鍾。作為一名記者,自2017年起,每年的11月都要期待一場「坐地日行八萬里」的報道之行。

進博會是世界上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是中國著眼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

連續6年參加進博會,我的字典里從來就沒有「膩」這個字。在進博會彷彿打開了寶盒,總能讓我們這些「見多識廣」的記者們和採訪對象一起發出「amazing!」的驚嘆聲音。

6年來,連續參會的企業數不勝數,如雀巢、達能、歐萊雅等跨國公司一屆不落。據統計,有100多家參展商是全勤生,以至於聯繫採訪時只要說大家都是「全勤生」,就能和採訪對象一樣會心一笑。

這6年,我見證了一大批外資企業從「看好中國」到「立足中國服務中國」再到「投資中國」的過程。在6年積累的採訪中,不僅僅記錄了意氣風發的大中華區外企老總們親自推銷,直播「buy! buy !buy」,還記錄了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決心和外企積極參展的信心,更見證了「展品變商品」的許多成功案例。

6年來,已經「根深葉茂」的進博會還在不斷「開枝散葉」,其外溢效應不僅體現在各地都在學習進博會的先進經驗,結合地方實際搞起了各自特色展會,例如海南舉辦的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等;還體現在中國大市場已經成為世界大舞台,中國本土企業也在快速成長,讓外資企業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一些外資企業調整了在中國的架構,希望能夠變得更加「本土」,以更迅速的方式應對市場變化。

來過的年年來,沒來過的今年來,曾經來過今年不來以後還要來……這就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開放胸懷與強大魅力所在,也是我作為進博會「六年級生」的感言!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23年第24期)

2023年「會議全勤生」手記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昨夜全球資產大漲!中國資產正在上演「撿漏狂歡」 - 天天要聞

昨夜全球資產大漲!中國資產正在上演「撿漏狂歡」

家人們,這兩天金融圈這場大戲可太刺激了!美股暴漲、金價狂飆、中概股一路開掛,這哪是什麼普通行情,分明是全球資本的「大逃殺」現場!今天咱就扒開這層華麗包裝,看看背後藏著怎樣的「貓膩」!股神巴菲特說過:「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於東來突然宣布:或關閉胖東來! - 天天要聞

於東來突然宣布:或關閉胖東來!

5月3日,據媒體報道,胖東來創始人於東來的抖音賬號「胖東來於東來」已設為私密賬號。記者搜索發現,截至5月3日16時許,於東來的抖音賬號2024年至2025年的視頻均已不可見,目前最新視頻為2023年12月發布。
蘋果公司,暴跌! - 天天要聞

蘋果公司,暴跌!

2日蘋果公司股價暴跌超3%蘋果公司本周四盤後發布第二財季財報,凈利潤同比增長5%,但大中華區營收同比下降2%。蘋果公司稱,受關稅影響,預計本季度將增加9億美元的成本,最新的財報加劇了投資者對蘋果未來增長潛力的擔憂,至少兩家機構因此下調蘋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