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2023年三季報出爐,市值超過1921億,首度超過阿里巴巴,成為美股市場中,市值最大的中概股。
國內公募基金投資拼多多主要以QDII的形式。投基記做了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持倉拼多多的基金主要有以下幾隻:
數據來源於同花順,持倉時間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業績時間截止2023年12月4日
其中,廣發全球精選股票(QDII)漲幅惹眼,今年以來接近60%。
拼多多這兩天倒是火了,可還沒焐熱兩天,香港市場那邊,葯明生物兩天暴跌超-30%,帶動整個CXO市場一起雪崩。
昨天(12月4日),葯明生物跌超-23%,一度跌停牌。葯明康德跌超-8%、凱萊英跌停、百普賽斯、康龍化成、皓元醫藥等均大跌超-6%。
葯明生物作為港股醫藥公司的風向標,且被大量醫藥指數作為權重股,它的大跌也牽連香港醫藥股全線回調。
12月4日這天。
港股生物科技指數重挫-4.02%,位居行業板塊跌幅第一,恒生醫療保健業指數更是大跌-6.42%。
大跌導火索源於葯明生物今早在官網以PPT的形式更新業績展望,大幅下調2023年業績預期。裡面有幾個關鍵信息:
核心信息在於,伴隨新冠疫情收入的快速下降,公司整體增長(包括新冠疫情高基數)將達不到最初目標。具體而言,主要預期藥物開發(D)營收下降18%-20%,生產(M)營收下降15%-18%。由於生物技術融資放緩,未來行業預計未來兩年可能出現個位數增長。
停牌後,葯明生物緊急召開電話會議,更新了明後年的業績指引:
2023年收入預期增長10%,其中剔除新冠收入增速+36%。利潤預計個位數下滑。公司指引24年收入、經調整利潤雙位數增速,25年收入經調整利潤30%增速。
12月4日深夜,葯明生物發布公告,表示集團的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維持強勁勢頭,且其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並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動。
12月5日葯明生物復牌後,繼續大跌8個點,連續兩天,葯明生物暴跌超過-30%。
有市場觀點猜測,葯明生物或許是想通過公布今年業績增速情況,提前給投資者打個預防針,鋪墊好「較差」的預期。
另一邊,再釋放對未來兩年的增長預期的利好,兩邊對沖一下,消除股價短期內劇烈波動的影響。
張坤持倉超35億
今年以來,葯明生物的股價已經下跌-50%,股價從2021年7月148元跌到現在30元左右(前復權)。
儘管不斷受挫,但葯明生物一直是頭部公募基金的心頭好,市面上數的過來的頂流基本都配了它。
根據華西證券的研報顯示,今年三季度,共有984隻公募產品配置港股,其中藥明生物位列第6。
數據來源於:華西證券、wind,時間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
其中,三季度摸,葯明生物持倉前十的基金產品中:
張坤有2隻,分別是(005827)易方達藍籌精選、(009342)易方達優質企業,合計持倉市值多達35億,是公募基金持倉葯明生物最多的基金經理。
葛蘭1隻,(006228)中歐醫療創新,近10億持倉市值。
謝治宇1隻,(163417)興全合宜,8億。
除此外,劉彥春、何帥等一眾知名基金經理們也是葯明生物的青睞者。
數據來源於同花順,時間截至2023年9月30日,只統計基金前十大重倉股
儘管張坤持倉超過35億,但易方達藍籌精選也是最早介入的,自2019年三季度便開始重倉持有。
此前,我們在分析張坤今年三季報的文章中《茅台又成頭號重倉股!這一次,張坤罕見「發了火」?》提到,葯明生物憑藉三季度股價大漲21.57%,在持股數量沒有變化的情況下闖入了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前十大。葯明此次大跌,對張坤而言,可能只是意味著回吐之前的收益。
圖為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三季度十大重倉:
風險提示:文中提及的基金及股票僅作分析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買賣建議。基金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作者:王亦可、青妍
編輯:青妍
運營:小時
數據來源:Choice、同花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