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但也不意外。
股東宮斗剛剛消停的中國「早教第一股」美吉姆,董事長卻失聯了。
網圖
董事長馬英紅,正是資本方「中植系」在美吉姆的代表。
而馬英紅在成為美吉姆的董事長之前,是「中植系」的「財務大總管」,擔任財務總監。
值得注意的是,馬英紅還是解直琨治喪委員會成員,能入選這個名單都是解植坤本人嫡系。
馬英紅失聯,並不意外。
在上周,中植系官宣集團資不抵債、「暴雷」後,有關方面就已著手調查。
11月25日,平安北京朝陽官微就發布消息稱,有關方面,對「中植系」所屬財富公司涉嫌問題立案偵查,解某某等多名人員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在解植坤萬億「中植系」版圖中,新湖等財富公司正是負責聚攏資金的。
早在今年8月,也是「中植系」財富公司率先「暴雷」,所涉資金規模超過2300億,波及15萬人。
如今,隨著集團暴雷,資金流向、資產規模的謎題待解,財務總監馬英紅石難脫干係。
網圖
在此前稍稍平息內部鬥爭中,中植系一派剛剛佔據了上風,將劉俊君為代表的創始團隊派踢出局。
此番隨著馬英紅失聯,美吉姆再度群龍無首,局面只怕會是難上加難了。
除了資本方與創始團隊內鬥,美吉姆更大麻煩,還是巨額虧損。「口罩」結束後,美吉姆不僅沒有止跌回升,反而更加舉步維艱。
財報顯示,2019年美吉姆營收為6.3億元,而到2022年,營收卻跌至1.54億。
其中,2022年下滑最為嚴重,達到54.26%!合計,美吉姆近4年累計虧損12.6億。
作為一家線下早教機構,家長最擔心,就是巨虧下關店。而從財報來看,美吉姆線下店數量,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巨縮。
僅過去一年,美吉姆就關閉了149家店,目前存量店鋪僅有不到410家。而巔峰時期,美吉姆在中國擁有近600家門店。
在新浪黑貓投訴上看,和美吉姆相關的內容多達1064條,紛紛指向找不到人、關店,退卡。
網圖
對於美吉姆而言,關店不僅影響消費者,也影響自己現金流。
作為加盟制公司,美吉姆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就是所謂的特許經營收入。
從2022年財報看,美吉姆的特許經營收入,佔比達67%。
「口罩」三年,被波及的機構很多,為何是行業巨頭的美吉姆最慘?
一方面,門店多,被影響更大。而另一方面,就是所謂業績對賭,讓中植系和創始團隊離心離地。
「口罩」對美吉姆創始團隊最大的打擊,就是無法完成預定的業績對賭。
美吉姆,並不是通過IPO實現上市,而是借殼三壘股份上市。
2009年,曾就職於IBM等多家世界級公司的劉俊君將美國「美吉姆」引入中國,在北京開出首店。
網圖
美吉姆的課程主要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歡動課、藝術課和音樂課,主攻0-3歲寶寶群體。
靠著市場空白,美吉姆迅速崛起,到2012年,就實現了十萬學員。2014年,劉俊君乾脆賣斷了「美吉姆」亞太區的特許經營權。
2018年,中植系通過旗下上市公司三壘股份收購天津美傑姆,後者擁有美吉姆在亞太地區的特許經營權。
藉助這次重組,三壘股份更名為「美吉姆」,教育成為主營業務。
為完成這筆收購,中植系付出了33億現金代價,在當時看來,屬於高溢價併購。但彼時,教育板塊正被資本市場看好。
不過,隨後因為監管層的強力措施,教育不再「性感」。
在資本介入之前,美吉姆保持著「直營:加盟為1:4左右」的規模。不過隨著中植系的加入,加盟迅速擴大。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可能這一比例已經擴大至1:40,如此恐怕是為了滿足業績對賭。
然而,這一次創始團隊被中植系驅離,就是業績對賭的失敗。
據報道,受「口罩」影響,美吉姆團隊在2020年沒有完成業績對賭,此後延期至2021年沒有完成。
但在劉俊君看來。沒有完成業績對賭,是因為不可抗力。
網圖
據相關熟悉內幕人士表示,在第一年沒有完成業績對賭時,創始團隊曾同意將總收購價款調減4億,但後來中植系「欺騙」創始團隊,將業績考核期限延長到2021年,還提升了承諾利潤的額度。
在中植系眼裡,劉俊君的團隊已經不稱職了,不僅沒有完成對賭,甚至還不認賭服輸。
及至今年11月初,中植系才終結宮斗,徹底換了管理團隊。這也是美吉姆成立十多年來,第一次更換管理團隊。
頗為諷刺的是,當時在併購美吉姆時,中植系給出理由之一就是團隊——穩定的核心管理團隊和出色的運營能力也是美吉姆的核心競爭力。
網圖
對於劉俊君而言,這也是無可奈何的局面。本來若不是上市,美吉姆也能依靠自有發展成長起來。
其實直到中植系併購前,美吉姆做到400多家店,也沒融過一次資。這樣一個團隊,缺乏和資本打交道能力,也最終著了資本的道。
其實像這樣的創始團隊故事,並非孤例。
此前,創業同性社交「藍城兄弟」馬保力,也是因為對相關投資合同疏忽,遭遇投資人逼宮驅離,痛失自己的公司。
按照他自己說法,當時本不需要那筆錢,但是為了抬高上市前估值,才接受的。
上市,是個好夢,但也會送命。除非,你想好應對資本的狡猾。
-End-
作者:和正升
編輯:一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