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工業富聯跌停!富士康稅務和用地被調查!最新回應:積極配合

2023年10月23日13:11:05 財經 1388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程鵬,文多

10月23日,截至發稿,鴻海集團富士康母公司)股價跌2.9%;工業富聯(SH601138,股價14.55元,市值2890億元)開盤跌停,跌幅為10.02%。港股因假期休市鴻海相關公司富智康集團、鴻騰精密等今日無交易。

消息面上,10月22日,《環球時報》從消息人士處獲悉,稅務部門近期依法對富士康集團在廣東江蘇等地的重點企業進行稅務稽查,自然資源部門對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點企業用地情況進行現場調查。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10月2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有關部門對任何涉嫌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進行稅務稽查、用地情況調查,屬於正常的依法行政,合情合理合法。富士康旗下企業有義務積極配合稽查、調查,若確有違法違規行為,應認錯認罰、加緊整改。

張文生還強調,包括富士康在內,台資企業在大陸分享發展紅利、獲得長足發展的同時,也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0月22日下午,鴻海集團發布說明文件回應稱:「合法合規為集團在全球各地的基本原則。我們會積極配合相關單位的相關作業。」

2018年富士康打包一部分資產,以工業富聯的名稱登陸A股

10月23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工業富聯證券部進一步了解情況,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正在積極地配合相關部門調查,目前經營業務一切正常。」

富士康在大陸擁有40餘個園區

郭台銘於1988年來深圳開廠、辦公司,富士康也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崛起,確立了代工廠的全球霸主地位。

富士康官網資料顯示,富士康自1988年開始投資大陸,目前在大陸擁有40餘個園區,高峰期擁有百萬員工,產品範圍涵蓋消費性電子產品、雲端網路產品、電腦終端產品、元器件及其他四大領域。

業績方面,2022年,富士康集團營收約1.49萬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度增長約10%;集團進口總額約5400億元,佔大陸進口總額的3.0%;出口總額約8490億元,佔大陸出口總額的3.5%。

從園區布局來看,富士康在珠三角地區布局了深圳、佛山中山東莞惠州廣州等地;在長三角地區,布局崑山上海南京等地,形成以精密連接器、無線通訊組件、液晶顯示器、網通設備機構件、半導體設備和軟體技術開發等產業鏈及供應鏈聚合體系;在環渤海地區,布局北京天津煙台菏澤等地,以無線通訊、消費性電子、納米科技、計算機組件等為主;在中西部地區,布局太原鄭州武漢長沙南寧重慶成都等地,重點發展精密模具、自動化設備、鎂鋁合金、汽車零部件、光機電模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

富士康集團在大陸的主要產業園區則分布在深圳、鄭州、成都、太原、崑山、煙台。

其中備受外界關注的是鄭州富士康的情況,該代工產能約佔蘋果全球供應量的一半。據了解,富士康在鄭州有三個廠區,分別是鄭州航空港廠區、經開區廠區、中牟縣廠區。其中,最大的生產基地是位於機場附近的港區,主要生產iPhone

工業富聯23日開盤跌停

10月23日,工業富聯(SH601138,股價14.55元,市值2890億元)開盤跌停,跌幅為10.02%,市值蒸發321億元。

突發,工業富聯跌停!富士康稅務和用地被調查!最新回應:積極配合 - 天天要聞

近年來,在供應鏈的選擇上,蘋果有意培養更多的合作夥伴,立訊精密(SZ002475,股價30.71元,市值2195億元)便是其中之一。立訊精密甚至在蘋果的組裝業務上正式與富士康開始了競爭。

2017年底,AirPods訂單的交貨時間已經縮短到不到3天,庫克專程來到崑山並參觀了立訊的AirPods生產線,並在微博稱:「他們(立訊)一流的工廠將了不起的精良工藝和細思融入了AirPods的製造。很高興可以跟他們合作。」在業內看來,這番言論也讓立訊精密確定了從零部件到整機代工的方向的決心。

截至目前,立訊已為蘋果提供iPhone、Apple Watch、AirPods、Apple Vision Pro等產品的開發和製造服務。

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曾在社交平台上透露,立訊精密已經取得2024年頂級iPhone 16機型的訂單。2024年iPhone 16將由立訊精密(iPhone 16 Pro Max)、鴻海(iPhone 16 Pro、iPhone 16),以及和碩(iPhone 16 Plus)進行組裝。

郭明錤認為,立訊精密的iPhone組裝業務利潤將會自今年下半年開始顯著增長,其今年iPhone出貨量將可達4500萬~5000萬部(2022年僅約2000萬部)。

立訊精密近日發布的2023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58.75億元,同比增長7.31%;實現歸母凈利潤73.74億元,同比增長15.22%。對於前三季度營收增增長的原因,立訊在財報中稱:「主要是消費電子、汽車互聯、通訊互聯有較大的增長。」展望全年,公司預計延續業績增長,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7.7億元-112.2億元,同比增長17.5%~22.5%。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0月22日晚間,立訊精密發布的一則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在回應投資者「公司對未來供應鏈地區分布以及競爭格局有何看法時」的問題時,立訊精密董事長、總經理王來春表示:「雖然部分產品的產能基於地緣政治的原因會有全球分布的需要,但不論產業鏈轉移到什麼地區,我們始終認為,在遵紀守法的前提下,只要自身足夠優秀,能夠在行業中展現出更具價值的一面,市場都會需要你。」

記者|王晶

編輯|程鵬 文多 杜波

校對|盧祥勇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 天天要聞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中新社廣州5月4日電 (記者 程景偉)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持續展現中國企業出海新氣象。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製造」曾是「貼牌代工」的符號。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中國製造業一路迅猛發展,並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複雜多變的全球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劉遠舉: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從他的社交媒體到各國現實,隔著無數出於利益的阻礙。想把這些產業鏈從中國帶到美國,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遠舉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僅13小時後,他又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突然宣布,對超過75個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暫緩措施,同時將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104%提升至125...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 天天要聞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根據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場報價,緬甸出口的洋蔥按規格不同,FOB(離岸價)定為每噸240至370美元。 緬甸洋蔥、大蒜及廚房作物種植生產出口商協會每周都會發布出口洋蔥、大蒜、酸角、薑黃、長辣....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 天天要聞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11家CXO(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上市公司已發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財報,其中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和博騰股份新簽或者在手的訂單超預期,公司業績有所改善。據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葯明康德持續經營業務在手...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 天天要聞

三個「爆品」,藏著中國外貿秘籍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雲集,我國製造業的產品琳琅滿目,最近,和各大景區一樣火熱的,還有廣交會現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分三期舉辦。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時,已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 天天要聞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閆軍)又是一年巴菲特時刻,當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宣布計劃今年年底退休時,不僅震驚在場股東,也讓今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彌足珍貴。陪伴了國內投資者15年中國投資人峰會在5月4日如約而至,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場進行。...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 天天要聞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奧馬哈場正在進行中。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就投資與社會公益之間的良性循環注入新思考。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 李源海財聯社記者梳理主要觀點,以供讀者參考。李源海強調,投資不應止步於...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 天天要聞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在當前科技浪潮席捲下,如何看待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投資機遇?投資與財富觀、社會價值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2025年5月4日,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進行。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睿郡資產合伙人、副總經理薛大威,興...
每分鐘超1000萬元! - 天天要聞

每分鐘超1000萬元!

每分鐘超1000萬元!中歐貿易持續向好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從建交初期的24億美元到現在的7800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4%,相當於每分鐘都有超過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