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國駐孟加拉國大使姚文日前為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獨家撰文表示,孟加拉國是首個響應「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南亞國家,「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為改變孟加拉國的落後面貌做出了巨大貢獻,也促進了中孟民心相通,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湧現出很多感人的故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孟兩國共享發展成果,譜寫友好合作的新時代篇章。

孟加拉國是首個響應「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南亞國家。七年來,「一帶一路」合作倡議在「金色孟加拉灣」這片南亞熱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系列合作項目為改善孟國計民生、改變孟基礎設施落後面貌作出巨大貢獻。
今年8月,習近平主席在約翰內斯堡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期間會見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習近平主席指出,當前中孟兩國都處在各自發展振興的關鍵階段。中方願同孟方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中孟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邁上新台階,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雙方要加強戰略溝通,密切各部門、各層級交往。要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充分發揮兩國經濟互補優勢,加強基礎設施、信息技術、新能源、農業等領域合作。要進一步加強人員往來,深化人文交流。
哈西娜總理表示,2016年習近平主席對孟加拉國成功進行國事訪問,成為兩國關係中的里程碑事件。感謝中方為孟加拉國抗擊新冠疫情和經濟發展提供寶貴支持,幫助孟國家發展和民生改善。祝賀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認為共建「一帶一路」為孟加拉國打開了發展的新的大門。此次會晤從戰略高度謀划了中孟關係未來發展方向。

圖片來源:新華社
今年是「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孟共建「一帶一路」的豐收年。帕德瑪大橋的通車,徹底結束了孟南部21個區與首都達卡之間往來需要擺渡的歷史,讓帕德瑪河天塹變通途,被孟人民親切地譽為「夢想之橋」「爭氣之橋」。達舍爾甘地污水處理廠是孟第一座、南亞地區最大的單體污水處理廠,投入運營後周邊500多萬民眾受益。卡納普里河底隧道是孟第一條隧道,也是中方企業在海外實施的第一個水下隧道工程,將於年內正式通車。孟政府基礎網路三期項目、國父孟中友誼展覽中心、帕亞拉1320兆瓦燃煤電站、孟中友誼八橋等標誌性項目也已竣工並投入使用。拉傑沙希地表水處理廠等多個新建項目即將開工建設。越來越多為民造福、為民所盼的「一帶一路」合作項目正穩步推進、接續落地。用孟加拉國老百姓的話來說,「中國是幫助孟加拉國發展的真朋友、好朋友,『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為孟發展創造了歷史性的奇蹟。」
中孟共建「一帶一路」湧現出很多感人的故事。一段段佳話夯實了兩國民心相通的深厚根基。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位孟加拉國兒童的故事。
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孟加拉國兒童阿里法·沁 (Alifa Chin) 收到了一份極為珍貴的節日禮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複信阿里法·沁,鼓勵她努力學習、追求夢想,傳承好中孟傳統友誼。習近平主席在複信中表示,中國和孟加拉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是好鄰居、好朋友,擁有綿延千年的友好交往歷史。600多年前,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的「寶船」兩度到訪孟加拉,在兩國人民中間播撒下友誼的種子。600多年後,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懷仁遠航,中國女軍醫在吉大港幫助沁的母親渡過險境,順利生產,沁的父親用孟語「中國」 (Chin) 為其取名,紀念並延續著兩國傳統友好。

孟加拉國女孩阿里法·沁 (圖片來源:新華社)
沁的故事是中孟兩國民心相通、民心相親的縮影。據統計,中方企業迄為孟創造55萬個就業崗位,帶來數十億美元投資。600多家在孟生產經營的中資企業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誠信經營、社區服務、員工成長、公益慈善等方面傾心付出、默默耕耘。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踐行全球發展倡議,與孟分享發展經驗、共享發展成果。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和合共生、合作共贏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尊崇的處世哲學,也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成功密碼。我們堅信,在兩國領導人的親切關心和正確引領下,在兩國人民的支持、參與、創造中,中孟必將譜寫友好合作新的時代篇章。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本文英文版標題為 "Transforming Bangladesh"
責編:宋平 王哲
編輯:張釗
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