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即將結束,人們的心情逐漸從節日的喜悅中回歸到日常的生活中,甚至有一部分工作人員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崗位;
而在這個長假中,有些事物已經發生改變,例如國慶過後,這3種東西可能面臨「大漲價」,老百姓一定要做好準備,下面一起看看吧。
第一:汽油
近期,隨著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國內汽油價格也在不斷攀升,給人們的出行和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具體來看,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每升上調了0.14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了0.15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了0.15元,而這已經是2022年以來的第六次上調了。
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達到了1.026億桶,而供應量僅為1.013億桶,再次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
導致油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全球原油市場的供需緊張,供需緊張使得市場開始上調對價格的預期,這也反映在油價的不斷攀升上,這一局勢給普通消費者帶來了不小的經濟壓力;
汽油價格的上漲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出行成本,尤其是對於那些依賴汽車出行的家庭來說,加油費用的增加使得生活負擔更加沉重;
而對於一些企業來說,原材料的價格上漲也可能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最終可能轉嫁給消費者,使得物價整體上漲;
在面對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可以通過合理規划出行,減少不必要的車程,選擇公共交通工具,或者嘗試節能的駕駛方式,來降低汽油消耗。
第二:食品
食品對群眾的影響非常大,而且其中肉類和蔬菜的價格變動比較明顯;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2022年6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1%,其中,肉類價格同比上漲了3.5%
在蔬菜方面,受到陰雨天氣的影響,蔬菜的運輸成本增加,再加上氣溫逐漸下降,蔬菜進入了「換茬期」,導致供應量相對減少。
根據監測數據顯示,上周30種蔬菜的批發價呈現「19漲9降2持平」的態勢,平均價為4.47元/公斤,周環比上漲1.1%,在農貿市場零售價方面,其中,土豆、豆角、南瓜的農貿市場零售價分別為4.8元/公斤、8.45元/公斤、4.34元/公斤,分別以11.1%、6.4%、1.6%的漲幅領漲。
而且蔬菜的價格上漲,與節日蔬菜購買量加大,蔬菜備貨需求相對增加也有關,這些因素綜合作用,導致了蔬菜價格的上漲
對於上班族面對肉類和蔬菜價格上漲的困擾,以下是三個建議,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壓力:
1. 培養家庭菜園和共享農田: 在城市中,有許多農田共享和社區園藝項目,上班族可以租用小塊土地,自己動手種植蔬菜和草本植物。這不僅可以提供新鮮的有機蔬菜,還可以是一項放鬆身心的愛好。
2. 學習烹飪技能,合理利用剩餘食材: 學習基本的烹飪技能,能夠幫助你更好地利用食材,減少浪費。合理規劃每頓飯的菜肴,善用剩餘食材,可以有效控制食材開支。
3. 尋找優惠購物和團購活動: 在購買肉類和蔬菜時,多留意超市、線上購物平台和團購活動。很多時候,這些平台會提供折扣、優惠券和團購價,節省購物開支,另外,可以加入購物返現的會員計劃,積攢積分,以後可以用於換取生活用品或食品。
在面對生活成本上漲的挑戰時,上班族們可以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幫助自己更好地管理家庭開支,實現合理支出,同時保持健康飲食。
第三:黃金
近來,黃金市場呈現出一輪明顯的上漲勢頭,符合「金九銀十」的季節性行情;
例如菜百首飾的售價從9月初的467元/克上漲至9月末的469.8元/克,周大福的投資黃金價格也從9月初的535元/克漲至9月末的550元/克。
不僅僅是黃金零售價,黃金的回收價也創下了歷史最高點,達到了460多元/克,較半年前的436元/克左右上漲了30元左右。
這一輪黃金價格的上漲背後,有幾個主要因素在起作用
①全球經濟復甦不確定性增加,使得投資者傾向於尋找相對安全的避險資產,黃金便成為了首選
②當通貨膨脹壓力上升時,貨幣的購買力下降,而黃金作為實物資產,可以抵禦通貨膨脹的侵蝕,因此在通貨膨脹預期升高時,投資者傾向於購買黃金。
③在經濟不確定時期,投資者仍然傾向於購買黃金,此外,貨幣政策的寬鬆通常會導致貨幣貶值,提高了購買黃金的吸引力。
④作為避險工具外,黃金也被投資者用作投資組合的一部分,在市場不確定性加大時,投資者可能增加對黃金的投資,以平衡風險並實現資本保值。
對於投資者來說,在黃金價格上漲的時期,可以謹慎把握市場機會,可以選擇分批次購買黃金,避免單一時點的高買入成本,同時,也可以考慮投資黃金ETF等金融衍生品,以降低個別黃金品種的波動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黃金市場波動較大,投資者在參與時應保持理性,充分了解市場信息,制定合理的投資策略,以確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THE END——
以上就是本期的家居專題,更多與之相關的知識,歡迎關注,我們下一期再見!
(原創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權請聯繫,喜歡的關注,幫忙轉發)
▼文末長按點贊,送3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