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離岸人民幣價差一度超700點!中美利差擴大,匯率再承壓
你是否還記得2015年8月11日那個讓人心驚肉跳的日子?那一天,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了人民幣匯率改革,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一下子貶值了1.9%,創下了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從那以後,人民幣匯率就進入了一波又一波的大起大落,讓不少投資者和企業頭疼不已。
最近,人民幣匯率又出現了新的動蕩。8月9日,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度突破7.25,創下了歷史新低。當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價差距一度超過700點,創下了近兩年來的最大差值。這意味著,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對人民幣的預期出現了嚴重分歧。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離岸市場為什麼對人民幣如此悲觀?在岸市場又是如何維持穩定的?中美利差的變化又對人民幣匯率有什麼影響呢?今天,我們就來為你解讀這些問題,讓你更好地理解人民幣匯率的走勢。
首先,我們要明白,在岸市場和離岸市場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在岸市場就是指中國境內的外匯市場,由中國人民銀行授權的銀行和機構參與交易,受到中國政府的監管和干預。而離岸市場就是指中國境外的外匯市場,主要集中在香港、倫敦、紐約等金融中心,由國際投資者和機構參與交易,受到國際市場供求關係的影響。
由於兩個市場的參與者、規則、信息不同,所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價往往會出現差異。一般來說,在岸市場更穩定,因為中國政府可以通過中間價、外匯儲備、國有銀行等手段來調控匯率。而離岸市場更活躍,因為國際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預期和策略來買賣人民幣。
那麼,為什麼最近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價差距會擴大到700點呢?這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 中國7月經濟數據不佳。7月份,中國出口同比下滑8.3%,進口同比下滑8.1%,貿易順差縮水12.1%。這反映了中國外貿面臨的困難和壓力,也打擊了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此外,7月份中國CPI同比上漲2.8%,創下17個月來的新高,而PPI同比下滑0.3%,連續三個月為負。這表明中國正面臨通脹上升和生產者價格下降的雙重挑戰,也增加了宏觀調控的難度。
- 美債收益率上升。8月初,美國公布了7月份非農就業報告,顯示美國新增就業崗位16.4萬個,雖然低於預期的16.5萬個,但仍然表明美國就業市場保持穩健。同時,美國7月份平均時薪同比上漲3.2%,高於6月份的3.1%,顯示美國工資增長有所加快。這些數據提振了市場對美國經濟的信心,也推動了美債收益率上升。
3.8月9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1.74%,創下一個月來的新高。而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則下降至3.05%,創下近三年來的新低。這導致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差距擴大到130個基點,創下近兩年來的最大值。這意味著持有美債的投資者可以獲得更高的回報,而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投資者則面臨更大的機會成本。這也會刺激資金流出中國,流入美國,從而對人民幣匯率形成貶值壓力。
4.市場看漲中國降息降準的可能性。由於中國經濟數據不佳,市場普遍預計中國央行會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和穩定市場預期。8月5日,中國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約90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這是今年以來第三次降准,也是自2016年2月以來最大幅度的一次降准。此外,市場也預計中國央行會下調貸款基準利率或者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以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這些預期也會對人民幣匯率產生負面影響,因為降息降準會增加貨幣供應量,導致人民幣貶值;同時也會縮小中美利差,削弱人民幣的吸引力。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價差距擴大的主要原因是:離岸市場受到中國經濟數據不佳、美債收益率上升、中國降息降准預期等因素的影響,對人民幣匯率持有悲觀態度;而在岸市場則受到中國央行和國有銀行等機構的干預和穩定作用,對人民幣匯率保持相對樂觀態度。
那麼,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價差距會持續多久呢?後市人民幣走勢又會如何呢?我們認為:
- 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價差距不會持續太久。一方面,中國央行已經通過中間價、外匯儲備、國有銀行等手段表明了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決心和能力。8月9日,中國央行公布了7月末外匯儲備餘額為3.1039萬億美元,較6月末上升了311億美元,創下15個月來的最大增幅。這說明中國央行並沒有大規模干預外匯市場,而是通過其他方式來維護外匯儲備規模。
- 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價差距不會持續太久。另一方面,離岸市場對人民幣的悲觀情緒也會逐漸消退。因為離岸市場的交易量和流動性相對較低,容易受到投機和恐慌的影響。但是,隨著市場對中國經濟的預期逐步回暖,以及美國經濟的前景變得不確定,離岸市場對人民幣的看空力度也會減弱。此外,中國政府也會通過加強監管和打擊違規行為,來遏制離岸市場的過度波動。
- 後市人民幣走勢仍主要取決於美元指數變化和中美利差。目前,美元指數仍然處於高位,主要是因為美國經濟相對其他發達國家表現較好,以及美聯儲相對其他央行更加鷹派。但是,這種局面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因為美國經濟已經進入了晚期周期,面臨著貿易戰、政治風險、債務危機等多重挑戰,可能出現衰退的風險。而美聯儲也可能在未來停止加息甚至降息,以應對經濟放緩和通脹低迷的壓力。這些因素都會削弱美元的強勢地位,從而有利於人民幣緩解貶值壓力。
- 後市人民幣走勢仍主要取決於美元指數變化和中美利差。另一方面,中美利差也會影響人民幣匯率的走勢。目前,中美利差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這意味著持有人民幣資產仍然可以獲得較高的收益率,這對人民幣匯率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但是,隨著中國央行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以及美聯儲可能收緊貨幣政策,中美利差可能會進一步縮小,這對人民幣匯率則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 後市人民幣走勢仍存在不確定性。目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並不一致。部分機構維持看跌美元觀點,認為人民幣匯率將在下半年略有回升,但也有看法認為人民幣壓力持續存在。整體來看,人民幣匯率波動仍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如全球經濟形勢、貿易摩擦、資本流動、政策調整等。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和企業在做出決策時要充分考慮匯率風險,並採取合理的避險措施。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為你解讀的關於在岸離岸人民幣價差一度超700點!中美利差擴大,匯率再承壓的新聞內容。我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你能更好地理解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和影響因素,也能更好地應對匯率風險。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會及時回復你。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給我們點贊和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到。謝謝你的閱讀,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