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挖坑誰來填」!貴州地方債靠央企?昆明地鐵也沒錢了

2023年05月13日21:23:02 財經 1011

前段時間國家在回應地方債問題時,曾經指出,誰欠的債誰負責,不能指望國家買單。

但現在央企出手協助化解貴州的地方債,這又是什麼信號呢?

貴州的問題還沒解決,昆明地鐵公司又爆出類似的問題。這又怎麼辦呢?

「誰挖坑誰來填」!貴州地方債靠央企?昆明地鐵也沒錢了 - 天天要聞

01,央企出手

據不完全統計,有許多地方都背負著巨額的地方債務。

有財務數據顯示,在2023年的第一個季度,貴州政府的債券發行達到了456億,但所償還的債券利息僅達到了五分之一。

根據2022年年末的數據統計,貴州的債務餘額達到了12470億元,這已經是貴州省的3.9倍收入。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貴州的所負擔的地方債總額非常大。

如今央企中國信達出手協助貴州解決地方債的問題。

中國信達是一所資產管理的央企公司,其主要業務就是經營不良資產,並且中國信達的資產規模非常大。

「誰挖坑誰來填」!貴州地方債靠央企?昆明地鐵也沒錢了 - 天天要聞

一直以來,中國信達都與一些地方政府合作,化解地方政府的債務。截止2019年底,中國信達已經在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這一方面的投資達到了70億元。

除了緩解地方債務之外,中國信達還化解了很多個房地產風險項目。

不過,貴州政府雖然與中國信達合作能夠緩解了部分債務,但是目前還仍然面臨著很大的債務壓力。

如今貴州還在努力爭取到中央的支持、銀行的降息展期緩解債務的壓力。

但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發債的時候,要先考慮清楚值不值得發債,能不能還得起?

「誰挖坑誰來填」!貴州地方債靠央企?昆明地鐵也沒錢了 - 天天要聞

02

從如今的新聞報道來看,不單是貴州有地方債務的問題,還有許多地方都存在了這樣的問題,比如最近媒體所報道的昆明地鐵沒錢了。

昆明軌道交通集團的財務報表來看,目前該集團正處於資金短缺的狀態。

不但如此,昆明地鐵還出現了拖欠員工的一些新聞。

從2022年的財務報表單中,昆明軌道交通集團的營業收入比2021年減少了將近30%。

並且一整年的營業都處於一個虧損的狀態,集團的盈利得於政府的十億補貼。這10億的補貼已經比2021年增加了兩倍。

不過,雖然經營壓力很大,昆明目前為止已經擁有了六條的地鐵線,但是如今還在申請修建新的地鐵。

這簡直是在「壓力山大」的背上,再加重重鎚。這無疑是加重昆明地鐵交通集團的債務壓力。

如果這是一個普通的市場化企業,會考慮這樣的過度透支債務嗎?

「誰挖坑誰來填」!貴州地方債靠央企?昆明地鐵也沒錢了 - 天天要聞

03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地方存在的地方債難以化解呢?

主要原因都是由於地方想要通過基礎建設拉動GDP,從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這些地方大量的借錢,想到經濟發展好之後就會有錢還上了,但是沒有想到經濟會碰上困難的時候,債務就無能償還了。

比如像貴州這樣的情況,貴州屬於欠發達地區,所借的債務已經高於地方財政收入的三點多倍,早已無力償還債務了。

再比如,昆明借了許多的債款建了許多地鐵,但是實際上地鐵的利用率並不高。

事實上,不止是昆明出現了這種狀況,全國也有這種類似的狀況出現。

如今已經有50多個城市建立了地鐵,而真正能達到客流強度的只有十幾個城市。

那為什麼還有很多城市想要建新的地鐵呢?

一方面主要是由於形象面子工程,另一方面主要是地方想要通過基礎建設拉動GDP的增長。

「誰挖坑誰來填」!貴州地方債靠央企?昆明地鐵也沒錢了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地方是想要通過建了地鐵,就能把沿線的房地產的價格推高,就可以通過多賣土地增加土地財政收入。

但是這些建設都需要較高的成本,這就造成了越來越高的地方債。

並且,一旦原先的設想結果未能實現,這會導致地方債務無法償還。

而在以前,地方債務都會由中央來進行兜底。現在中央已經明確表態了,地方債務應該由地方來負責,不能再由中央來兜底。

這其實是好消息,就像網友形象的「誰挖的坑誰來填」。

只有這樣,才能負責任的,考慮清楚哪些債該發,哪些債不應該發。

PS:第一時間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覺得文中資訊和觀點對您有幫助——

——請給本文點上「關注」!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定了!油價或將大反轉!時隔44個月之後有望重返「6」字頭 - 天天要聞

定了!油價或將大反轉!時隔44個月之後有望重返「6」字頭

5月19日(下周一)24時,國內汽柴油即將迎來調價的時間窗口。從目前的情況看,屆時油價下調基本成定局,而車主用得最多的92號汽油也有望時隔44個月之後重返「6」字頭。據金聯創測算,截至5月15日第八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61.55美元/桶,變化率為-4.42%,對應的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應下調240元/噸。折算到每升的話,92...
吸引全球創新人才,這場創新創業大賽在浦東張江舉辦 - 天天要聞

吸引全球創新人才,這場創新創業大賽在浦東張江舉辦

為加速智算產業創新突破,激發創新創業活力,5月15日下午,2025年「海創浦東」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暨895創業營(第十六季)智算專場開營儀式在張江舉行。本次活動由浦東新區人民政府主辦,浦東新區區委統戰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活動匯聚了數百名海歸創業者、企業代表、行業專家,共同聚焦智算...
打造創新創業「強磁場」,2025上海海峽兩岸青創大賽啟幕 - 天天要聞

打造創新創業「強磁場」,2025上海海峽兩岸青創大賽啟幕

5月15日,2025上海海峽兩岸青創大賽發布會在上海金山區隆重舉行。今年大賽迎來十周年,將以「創夢十載,共築未來」為主題,分為「青聚·追夢」「攜手·築夢」「智創·圓夢」三個篇章,優化賽事模式,提升品牌影響力,助力兩岸青年實現夢想。上海市台辦副主任、一級巡視員王立新,金山區委常委張恂,上海市台協會長張簡珍等...
2025中國社會責任投資高峰論壇在滬舉行,關注金融助力可持續發展 - 天天要聞

2025中國社會責任投資高峰論壇在滬舉行,關注金融助力可持續發展

進入2025年,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現了政策風向的變化,影響了國際社會緊密合作、加速進程的步伐。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仍堅持從多方面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由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第一財經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逆瀾拓新,啟可持續新篇——2025中國社會責任投資高峰論...
打造海內外青年人才創新創業首選地!浦東又在張江搭建這個舞台 - 天天要聞

打造海內外青年人才創新創業首選地!浦東又在張江搭建這個舞台

為加速智算產業創新突破,激發創新創業活力,2025年「海創浦東」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暨895創業營(第十六季)智算專場開營儀式昨天在張江舉行。本次活動由浦東新區人民政府主辦,浦東新區區委統戰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承辦,活動匯聚了數百名海歸創業者、企業代表、行業專家,共同聚焦智算產業前沿...
納指結束六連漲,美股科技七巨頭整體「熄火」!黃金大反彈,鮑威爾發聲:未來通脹可能更加波動...... - 天天要聞

納指結束六連漲,美股科技七巨頭整體「熄火」!黃金大反彈,鮑威爾發聲:未來通脹可能更加波動......

每經編輯:杜宇當地時間5月15日,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道指漲0.65%,標普500指數漲0.41%,納指跌0.18%。其中標普連漲第四天,納指則結束了六連漲。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亞馬遜、Meta跌超2%,特斯拉跌超1%,蘋果、英偉達、谷歌小幅下跌;奈飛漲超2%,微軟、英特爾小幅上漲。熱門中概股多數下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關稅影響仍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關稅影響仍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當地時間5月15日,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表示,隨著關稅影響持續衝擊全球經濟,經濟衰退仍有可能出現。戴蒙當日接受採訪時稱,希望能夠避免這種情況,但目前他不會排除這種可能性。如果真的出現經濟衰退,不知道它會有多嚴重,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 報道稱,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經讓市場震蕩了一個多月。戴蒙表示...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 天天要聞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銀行板塊在近期的快速上漲,甚至連行業內人士也不太了解其背後的原因。但這就是事實,浦發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成都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一批銀行紛紛創下A股上市以來最高點。以工商銀行為例,該行最新復權價格超過7.2元,妥妥的超過了當年上證指數6000點時的高峰股價(下圖)。這還只是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