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線城市,是僅次於四大一線城市的存在,在2022年由全球知名的城市研究機構,GYbrand發布的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市中,就有新一線城市這個級別,和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院發布的一樣,都是有15個。不同的是,GYbrand是根據經濟實力、治理能力、文化體驗、居住生活、城市形象、發展潛力六大維度進行衡量。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中,2022年一季度15個新一線城市的GDP又是如何的呢?
從整體來看,新一線城市不愧為新一線城市,最低的東莞都是2500億元以上,妥妥的萬億城市,經濟實力已經是衡量城市發展的重要標準。超過11個城市的一季度GDP都在3000億元以上,6城突破4000億元。從經濟增速來看,沒有一座城市是負增長,重慶、寧波、武漢的GDP名義增速都在8%以上。
蘇州遠超南京
從一季度的GDP來看,蘇州還是遠超南京,其中,蘇州為5186.64億元,南京4230.24億元,蘇州有956.4億元的優勢,僅僅是一個季度。作為普通地級市,蘇州在今年一季度的發展已經略有吃力,GDP名義增速還不到1%,南京在強省會政策的加持下,還是穩步發展,GDP名義增速達到了5.66%。蘇州未來必須要自主創新成為經濟發展的主旋律,降低代工產業的GDP佔比。
長沙第10
長沙,面積11819平方千米,擁有1042.06萬常住人口。在一季度,其GDP總量為3468.18億元,在2022年的15個新一線城市的第10位。近年來,長沙不僅僅娛樂產業,而是全方面發展,在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產業皆表現不俗,是經濟背後的一大支柱力量。
合肥第14
合肥,從一個籍籍無名的中等城市,到現在的全國知名的大城市,合肥創造了一個奇蹟,猶如當年的合肥。與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院一樣,在GYbrand的吧。榜單中,合肥也是新一線城市的守門員。在一季度的GDP中,合肥憑藉2690.58億元,處於新一線城市的第14位,要高於「世界工廠」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