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市場開始出現兩個分歧。
一個是:市場和美聯儲分道揚鑣;另一個是:歐美到底還衰退嗎?
先看第一個分歧:市場不理美聯儲。
2月2日凌晨,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加息25個bp,聯邦基金利率上調至4.50-4.75%,創2007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截止目前,美聯儲已經累計加息450bp,聯邦基金利率從0也上調至了4.5%區間。
從絕對值來看,當下的貨幣條件確實處於最緊縮的區間。
此外,美聯儲也釋放一些信號,比如powell繼續強調「不會輕言對控制通脹的勝利」 。
美聯儲對未來通脹的未知風險仍然較為擔憂,因為誰也無法確保「cpi從6.5%→2%的回落會像 9.1%→6.5%的回落一樣順利」。
擔憂的點在哪裡呢?薪資增速飆升,導致通脹始終高於2%的目標。
邏輯如下:提前退休加速→ 長期勞務供給修復不充分→勞務供需失衡持續→工資中樞抬升。
也就是說,美聯儲對未來的通脹還是有一些擔憂,因此保留了「ongoing increases」的表達。
這說明,美聯儲在5月份,還會加息25個基點。
美聯儲所有行為都可以概括:美國不會衰退。
市場怎麼反應的呢?不,你會衰退。
所以,市場表現出現分歧:你講你的,我漲我的。美股等風險資產市場情緒高昂。
實際上,從去年11月份開始,市場就開始與美聯儲進行激烈博弈。
美聯儲一直利用點陣圖告誡市場,加息的終點可能會更高,加息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更長。
市場並不買賬,衍生品市場傳遞出的信號就是,加息終點不超過5%,美國經濟衰退,美聯儲2023年要降息等等。
此外,看整個加息過程,確實也到了末端。
由於通脹兇猛,美聯儲加息幅度一度高達75bp。隨著通脹被「馴服」,美聯儲加息幅度也逐步降低:
從75個bp,降至50個bp(2022年12月份),再下降至目前的25bp(2月2日)。
從2022年5月份開始,到現在都快一年了。在此期間,市場也見識過太多大風大浪。
一致預期都已經計入市場定價,而當下並沒有預期差出現。
一句話概括:市場已經對美聯儲開始疲倦了。
證據就是,跟2022年相比,目前市場對美聯儲的關注度大幅下降,經濟數據引起的市場波動也在縮小。
第二個分歧:歐美還衰退么?
2月3日,美國勞動力數據爆表,引起一陣騷動:說好的衰退呢?經濟怎麼越來越強勁?
數據顯示,美國勞工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51.7萬人,遠超預期,預期為18.5萬人,前值為22.3萬人(修正後為26萬人)。
按行業來看,當月休閑和酒店業就業人數環比增加12.8萬,專業和商業服務就業人數增加8.2萬,製造業就業人數增加1.9萬。
政府部門就業人數增幅創7月以來最大值,主要是受到12月加州大學超過3.6萬名師生大罷工後重新返回工作崗位的提振。
另外,今年1月美國失業率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至3.4%,這是該指標自1969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
失業率下降的同時,勞動參與率意外上升,1月數據升至62.4%,略高於市場預期和前值為62.3%。
一句話:就業市場非常強勁,遠超市場預期。
最後,美國薪資增速雖然下滑,但是增速也超市場預期。
數據顯示,美國1月薪資同比增長4.4%,低於前值4.6%,但是高於預期4.3%。
這些意味著什麼呢?
美國勞動力市場供需緊張,薪資增速繼續飆升,絕對值中樞上移,美國通脹難以回到2%的目標。
如果工資繼續以近期5%至5.5%的速度增長,並假設生產率每年增長1%-1.5%,將造成通脹遠超2%的目標。
現在大家開始相信,勞動力市場降溫,是核心通脹放緩至2%的唯一方法。但是,勞動力市場卻如此頑固。
美聯儲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
所以,市場也開始服了:消息公布後,美元指數暴漲,重回103關口;10年期美債收益率也飆升,突破3.5%。
現在美國什麼情況呢?
美國的周期性行業雖然開始降溫,但是非周期性行業,如醫療保健服務領域等等,仍然相當強勁。
也就是說,美國周期性行業衰退了,但是非周期性行業又崛起了,這樣一中和,美國經濟又行了!
不僅美國不衰退了,就連歐洲也不衰退了。
比如德國經濟就超預期,德國個人消費支出相當強勁,不僅使其2022年經濟增速超預期,也支撐了未來經濟增長。
究其邏輯,可以說是「能源危機」讓歐洲避免「衰退」 。
俄烏戰爭爆發後,俄羅斯對歐洲斷氣,為了應對寒冬,歐洲各國都進行了大規模的財政補貼,把能源庫存打得滿滿的。
結果呢?沒用等來寒冬,倒是迎來了暖冬,歐盟的天然氣庫存儲量超過最大儲量的80%,能源壓力大幅緩解。
這意味著什麼?隨著天然價格迅速回落,歐洲的通脹也會繼續下行。
要知道,這輪歐洲通脹的飆升,核心力量就是,能源價格上漲過大。
現在,能源價格下行,可以很大程度上抵消掉其他引起通脹上行的因素。
最後,跟美國一樣,歐洲的勞動力市場也保持火熱。
在緊張的企業用工環境中, 歐元區的失業率開始走低,并迭創歷史低點。
這些都是,經濟強勁的表現。
結合起來看就是,現在不僅美國不衰退了,就連歐洲也不衰退了。
最後總結:
1、針對美聯儲和市場的分歧,這一次是美聯儲贏了。
同時,美聯儲最擔心的事情也出現了,勞動力市場異常強勁,未來通脹壓力難以馴服。
2、2023年,歐美經濟衰退可能不會像之前預期的那樣嚴重,來得那麼早,這對全球經濟來說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