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事實上病毒只是暫時遠離了。
只是,我們不想再關心病毒,而是生活了。目前,在其他國家流行的xbb和bq.1等新毒株,並沒有消失,大家似乎也不再關心是否會在我國流行,引發又一次的感染高峰了。
新毒株會引發又一次感染高峰?
新觀點!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說,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感染bq.1、xbb毒株的本土病例,這件事情,不以誰的意志為轉移。
不過,總體來看,專家說今年上半年出現這兩種毒株流行的可能性比較小,這是醫生的判斷,比專家更有權威了。
事實上,小凡的判斷是什麼,不猜,不懼,應對就好了。就像炒股,你每天都去猜測短期怎麼走?研究K線,看消息,看直播,追漲殺跌,最後你能長期盈利,我叫你師傅!
我們只需要應對,對病毒的預測,比股市專家的預測還不靠譜,說不清,道不明,我們對病毒的了解,還停留在表面,幾乎沒有一個我們戰勝的病毒。
自身的免疫系統,就是最好的藥物!準備好自己的身體,真來了,躲不過去,就從容面對,趁它們沒有來,加強鍛煉,比什麼都有用,杞人憂天,沒有意義。
對A股會有影響嗎?
上半年,A股還有三個潛在利空,一個是年報業績披露,很多公司,去年業績很差,特別是上海、珠江三角洲,它們的經濟聯繫緊密。另一個就是病毒,然後就是外圍局勢,黑天鵝誰也預測不了。
這篇文章,只討論病毒的事情,另外兩個,有閑工夫就羅列。四季度,醫藥企業的業績,特別是與病毒相關,應該是增長,所以在年報,一季度報表披露前,應該會有一輪業績預期的炒作,包括,可能出現的二次感染。
很多前期的妖股,向下探底很利落,節後,假如繼續下跌,基本就到底部區域了,低吸潛伏,等待回暖,周而復始。自己玩題材股,短線娛樂局都是這種風格,幾個老妖股,來回參與。收益率還是很可觀,只是不敢用很多本金去參與。
病毒,無論有沒有二次感染,相關的醫藥股,都有炒作預期,業績為王。醫藥股,本身也是周期性明顯,特別是中藥、醫美,兩個行業,是我研究最多的醫藥股。
最後總結
病毒,專家說可能性很小,不代表不發生,資本市場炒作預期,有故事可講就行了。喜歡題材炒作,節後跌了,就可以潛伏了,因為錯過了節前的反彈,一旦大盤向下調整之後,題材股就會輪動上漲。
沒有普漲,權重股調整了,題材股就會反彈了。行業輪動,我不相信有什麼牛市,也不相信有什麼熊市,結構性行情,就是反覆炒作。高低切換,漲多了,就不要追漲了,跌多了,就不要割肉了。
個人觀點,不作為投資依據。謝謝點贊、關注,這樣下次就會第一時間收到更新了……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