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2 月 1 日消息,據三峽集團消息,11 月 29 日上午,全球首條吉瓦時(GWh)級鈉離子電池生產線產品下線儀式在安徽省阜陽市舉行。該生產線是三峽集團所屬三峽能源、三峽資本與安徽省阜陽市人民政府、中科海鈉深度合作的階段性成果。
據介紹,產品下線標誌著該生產線正式具備了規模化生產吉瓦時級鈉離子電池的能力,在開闢儲能產業新賽道、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發展等領域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IT之家了解到,2021 年 12 月,三峽能源、三峽資本與安徽省阜陽市人民政府、中科海鈉就全球首條吉瓦時級鈉離子電池規模化量產線落戶阜陽市達成合作意向並簽訂協議。時隔一年,產品正式下線。
今年 4 月,華為旗下深圳哈勃科技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深圳哈勃」)也開始布局鈉離子電池,投資入股了中科海鈉,也就是製造該生產線的公司。
目前業界正在積極布局鈉離子電池的研發,寧德時代於今年 7 月正式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達 160Wh/kg,預計 2023 年將形成基本產業鏈。寧德時代研究院副院長黃起森表示,在乘用車應用方面,鈉離子電池普遍可以滿足續航 400 公里以下的車型需求,且有望擴展到 500 公里續航車型。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也在今年印發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方案提出推動多元化技術開發。開展鈉離子電池、新型鋰離子電池、鉛炭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氫 (氨) 儲能、熱 (冷) 儲能等關鍵核心技術、裝備和集成優化設計研究。
在近日的鈉離子電池產業鏈與標準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表示,當前鈉離子電池尚處於推廣期,隨著產業鏈的完善,技術成熟度的提高和規模效應,鈉離子電池的成本有望低於磷酸鐵鋰電池 20% 以上,為大規模推廣鈉離子電池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陳立泉院士提到,鋰電池是目前性能最好的二次電池,但是由於鋰資源有限,不能同時滿足電動汽車和電能存儲的需求,鈉離子電池必將成為下一代低速電動車輛和儲能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