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訂閱未來

2022年10月31日21:03:10 財經 1100

說到SaaS就不能不說服務,而服務就離不開訂閱。訂閱運用能力,決定了一家SaaS創業公司有沒有未來。本文作者圍繞SaaS的訂閱服務展開了分析,與你分享。

SaaS:訂閱未來 - 天天要聞

01 SaaS的內核

實際上,服務訂閱正是SaaS的內核。全球SaaS企業高增長的秘密,就源於這個內核。對於一家成熟的SaaS企業,訂閱模式的理念,早已融入公司的商業行為和商業模式中。

遺憾的是,國內能夠真正理解訂閱概念,並有效執行的SaaS公司並不多,這也為SaaS創業失敗,埋下最大的隱患。

海外SaaS企業,訂閱的概念自始至終都伴隨整個創業過程。因為要做成一個SaaS,從市場切入點、產品設計、訂閱銷售、客戶成功到收入模式,都必須圍繞訂閱邏輯構建

而很多國內的SaaS業務,並不符合SaaS的訂閱業務邏輯。甚至訂閱一詞本身,也很少被談及,而更多的是以續費一詞來指代。

難道續費跟訂閱不是一回事?

真的不是,訂閱是一種業務模式,續費只是訂閱模式的一個收費特徵。其實除了續費外,訂閱業務還有許多其它特徵,比如服務協議、經常性服務、經常性收入、客戶生命周期、訂戶概念等等。所以,對訂閱概念本身無需多做解釋,而難理解的是訂閱業務邏輯和指標體系,它們才是真正理解訂閱的關鍵。

訂閱模式並不是SaaS的首創,實際上這個模式早就存在。從汽車的訂閱,到蘋果服務,再到各類媒體,以及各種「即服務」(XaaS),都採取了訂閱的模式;而SaaS只是基於軟體提供服務的訂閱。

02 訂閱的魔力

從商業角度講,與其說資本市場看好SaaS,不如說是看好其訂閱模式。SaaS之所以受到追捧,正是訂閱模式可能帶來整個軟體行業和數字化服務的升級

特別是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以及各種不確定的大背景下,SaaS的經濟性、規模化、可預測所帶來的確定性,可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不確定。

全球軟體行業已經進入寒冬,其複合增長率長期徘徊在5%以下,而SaaS卻能達到20%以上。正因為全球範圍內的不確定性,導致企業在軟體和IT系統方面的投資迅速縮減。而SaaS的訂閱模式可使企業能夠「無需擁有IT資產,而更靈活和低成本使用服務」。

不幸的是,很多SaaS公司並沒有充分利用訂閱模式的優勢,仍然活在過去的產品世界裡。甚至很多MBA課程也還在灌輸「只要你能銷售更多的產品,提升這些產品的價格,或降低製造這些產品的成本,你的企業就會基業長青」。

而在服務的世界裡,商業邏輯變成了「只要你能獲得更多的客戶,同時提升這些客戶的價值,以更長久地擁有這些客戶,你的企業就能生存下來」

03 訂閱模式其實也很脆弱

訂閱模式的不但具有收入可預測的優勢,而且還是規模化增長的驅動要素,以至於SaaS看起來是一門躺賺的生意。

其實不然,SaaS的訂閱模式其實有非常大的脆弱性對於商業邏輯和業務規則的偏離,都可能讓增長化為泡影。比如說流失,就是訂閱模式的第一殺手。

實際上,對一家SaaS公司來說,比流失更致命的是缺乏「訂閱邏輯」思維。

訂閱邏輯是一個經過驗證的體系,不需要創新和再造車輪。唯一要做的,就是將訂閱邏輯貫穿於一家SaaS公司的始終。

遺憾的是,很多創業者對訂閱邏輯缺少認知,或者仍然沿用傳統軟體的交易邏輯。實際上,無論從業務邏輯,還是衡量指標看,二者都是不能混淆的。

我們只用一個經典的4P營銷理論為例,你就能看出:即使這麼經典的理論,放在訂閱模式下,都需要重新定義出一套不同的體系。

大多數企業營銷所用的,就是所謂4P理論,即產品(Product)、定價(Price)、推廣(Promotion)和渠道(Place)的營銷組合。現在試想一下,如果把第一個P,也就是產品,變成了「服務」;那麼,原來的產品定價結果,客戶還會接受嗎?品牌和促銷手段還有用嗎?原來幫你走貨的代理商,怎麼去銷售訂閱服務?

很多創業者忙於複製海外SaaS的賽道或產品,而沒有注意到其背後訂閱邏輯存在,結果做成一家缺少SaaS內核的另類SaaS公司。

實際上,背離訂閱邏輯,不只是一個商業認知的問題;更大的問題是脫離了訂閱業務的商業規律。這就會讓一個組織沒有了規矩,按照自己的想法干,然後就說SaaS創業太難了。

不遵從商業規律和沒有規矩的約束,SaaS創業就可能為了某種目的或利益,干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比如,為了面子,不惜成本地在免費客戶數上攤大餅;為了製造高營收的虛假繁榮,在獲客成本居高不下時(或CAC Ratio很高時),把融到的錢全砸在營銷和銷售上;為了增加營收或銷售提成,把SaaS做成OP項目;不管獲客質量,產生大量短命客戶… …

很多人都有個疑問:為什麼海外SaaS企業不做OP項目?它們為什麼不免費?它們為什麼嚴控S&M費用?它們為什麼拒絕低質量的客戶?

所有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個:行業規則的約束在起作用,違背規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比如你簽了好幾個大的OP項目,股價可能不升反降;因為估值邏輯和會計準則都是基於訂閱模式,沒人讓你去干規則之外的事。

其實訂閱業務邏輯已經深入到每個業務細節。我服務的一家公司的商法經理,就問過我一個問題:如果客戶服務到期不續費,公司怎麼處理?

顯然這是一個合同問題,必須簽約前約定。正因為是SaaS是訂閱業務,所以我們看到海外SaaS公司的主合同稱為Subscription Agreement;而國內一般使用的是供貨合同格式,約定的內容不一樣。比如在Subscription Agreement中都會有這樣一條:如果客戶不能在訂閱到期後支付,會在X天內停止服務。

因為對於訂閱業務來說,續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可能違約的。但我還沒有看到國內誰把這個條款寫進合同,那這個合同還有什麼意義呢?

04 寫在最後

服務訂閱是SaaS的內核,理解訂閱邏輯,尊重商業規律,組織自律,SaaS創業才有未來。

很難想像,一個在訂閱業務邏輯上漏洞百出的創業公司能走多遠。

作者:戴珂;公眾號:ToBeSaaS

本文由@ToBeSaaS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美股收盤:強勁非農提振市場 三大指數齊漲 標普、納指再創新高 - 天天要聞

美股收盤:強勁非農提振市場 三大指數齊漲 標普、納指再創新高

財聯社7月4日訊(編輯 夏軍雄)美東時間周四,得益於強勁就業數據的提振,三大指數集體上漲,標普500指數和納指雙雙刷新歷史收盤高點。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漲0.77%,報44,828.53點;標普500指數漲0.83%,報6,279.35點;納斯達克指數漲1.02%,報20,601.10點。(三大指數分鐘線圖,來源:TradingView)標普500指數創下年
最新籌碼集中股出爐!11股降幅逾一成 - 天天要聞

最新籌碼集中股出爐!11股降幅逾一成

7月3日,A股三大指數均收漲,上證指數漲0.18%,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均漲超1%;市場全天成交額近1.33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縮量716億元;收盤上漲個股超3200隻,其中收盤股價漲停的有66隻。
黃金突然直線跳水,美債狂飆 - 天天要聞

黃金突然直線跳水,美債狂飆

黃金突然直線跳水!截至7月3日20:51,現貨黃金跌破3320.00美元/盎司關口,日內跌1.18%;COMEX黃金期貨主力最新報3333.3美元/盎司,日內跌近0.80%。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短期國債領跌,2年期和5年期收益率上漲近10個
暴漲近3倍!603389,今日復牌! - 天天要聞

暴漲近3倍!603389,今日復牌!

*ST亞振(603389)將於7月4日復牌。7月3日晚間,*ST亞振(603389)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核查工作已完成,將於7月4日復牌。本次核查源於公司股票於6月17日至6月26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9.43%,與同期上證指數、家
今年以來漲超65%!這類ETF又爆發 - 天天要聞

今年以來漲超65%!這類ETF又爆發

7月3日,港股市場出現分化:一方面,港股創新葯板塊「高歌猛進」,多隻創新葯主題ETF單日漲超4%;另一方面,消費和互聯網板塊表現較弱,多隻相關主題ETF跌幅明顯。值得一提的是,多隻港股創新葯ETF今年以來漲幅超65%。7月2日,首批科創債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