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金融學院副校長易行健:實現金融強省目標,需提升金融高端要素集聚能力

2022年10月14日01:10:38 財經 1119

金融業已經發展成為廣東國民經濟的核心支柱產業之一。在近十年里,廣東持續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堅守金融安全底線,推動廣東金融強省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

廣東金融在支持製造業與科技創新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廣東有哪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值得重視與推廣?廣東金融應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實現更大作為?針對廣東金融發展的熱點問題,廣東金融學院副校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金融學院博士生導師易行健教授接受了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專訪。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走在全國前列

南方日報、南方+:過去十年,廣東金融在服務國家戰略實施和地方經濟發展方面,都有哪些突出的成就?

易行健:廣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走在全國前列。

在發展綠色金融、支持「3060」目標方面,廣東支持部分地市或區域率先開展企業碳賬戶試點;有效利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和碳減排等政策性支持工具;將企業碳排放信息、環境信用評價等環境績效納入授信審批管理流程,加大對綠色低碳產業的支持,建立控碳減排的約束激勵等。

廣東金融學院副校長易行健:實現金融強省目標,需提升金融高端要素集聚能力 - 天天要聞

廣東有效強化金融服務,支持鄉村振興戰略。

第一,制定涉農貸款風險補償金機制、完善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建立健全農村產權抵押擔保配套制度、完善農村產權抵質押登記機制,推動農村產權抵押融資納入涉農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支持範圍,強化涉農信貸風險市場化分擔和補償機制;

其次,爭取政策性銀行強化對現代農業產業園與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的信貸支持。鼓勵政策性銀行分支機構積極爭取總行政策支持,給予普惠型涉農貸款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

第三,引導農村商業銀行靈活創新支持當地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信貸產品和服務;

最後,創新特色農業保險品種,完善「保險+期貨」模式,降低生豬等大宗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

支持製造業與科技創新均有突破

南方日報、南方+:在支持經濟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方面,廣東金融業有哪些突破創新?

易行健:在金融支持製造業方面,廣東圍繞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施「產業共成長計劃」。鼓勵金融機構組建專業服務團隊,創新開發匹配企業特徵與成長階段的融資產品,為企業合理運用金融工具、優化融資結構提供服務。探索「夥伴保險」機制,鼓勵保險公司根據產業特點開發「套餐制」產品,綜合滿足產業集群內企業增信、財產、僱主責任、生產安全等一攬子保障需求;其次,在優化供應鏈金融模式保障產業鏈穩定方面,廣東鼓勵金融機構與廣東省供應鏈金融試點平台對接合作,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第三,完善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多元融資體系。開展上市培育活動,支持符合條件的優質、成熟製造業企業上市融資。搭建企業發債融資項目儲備和推薦機制,組織金融機構專項對接,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

廣東金融學院副校長易行健:實現金融強省目標,需提升金融高端要素集聚能力 - 天天要聞

在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方面廣東打造匹配「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的金融服務模式。試點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其次,深入推進投貸聯動。鼓勵金融機構充分利用科技創新再貸款政策工具,擴大科技信貸投放。優化科技企業授信考核機制,落實盡職免責制度,執行差異化不良容忍度標準。探索「貸款+外部直投」等業務新模式;第三,強化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科創企業功能。推動廣東股權交易中心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專板」「專精特新板」,開展區塊鏈創新運用試點,加強和全國性證券市場板塊間的合作銜接;第四,強化科技保險的保險保障作用。鼓勵成立廣東科技保險共保體,為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供全方位保險保障。鼓勵保險機構發展科技保險、專利保險,持續深化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和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補償機制試點。

持之以恆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

南方日報、南方+:過去十年,廣東金融業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請問廣東在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其中哪些成功的經驗和做法值得重視和推廣?

易行健:過去十年,廣東守住金融安全底線,持之以恆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2017年,廣東率先搭建了全國首個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平台可識別非法集資、非法證券、非法期貨等風險情況的形成路徑並實現提前預警,開創了地方金融風險防控的新模式。2021年,廣東實現了多個金融債務風險的化解,不良貸款率、上市公司風險、P2P存量風險持續壓降。

廣東金融學院副校長易行健:實現金融強省目標,需提升金融高端要素集聚能力 - 天天要聞

有如下經驗和做法值得重視和推廣:

首先,建設運營廣東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防控中心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金融監管科技,紮實推進地方金融監測防控系統「金鷹系統」建設。

其次,合力推進全省農村信用合作社改制,通過市場化方式開張改制幫扶,構建「注資、注制、注智」的穩健發展機制,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合併重組。

最後,P2P網點平台的穩妥退出以及精準收網一批重點頭部平台。

未來廣東還需要繼續加強金融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

逐步推動制度規則方面的對接

南方日報、南方+:粵港澳三地金融互聯互通任重而道遠,廣東應如何加快推進三地金融互聯互通?

易行健:首先,除開平台數據對接、支付系統對接、徵信系統等方面的對接,以及深港通、理財通和探索「保險通」「新股通」「碳市通」等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改革創新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逐步推動制度規則方面的對接。

廣東金融學院副校長易行健:實現金融強省目標,需提升金融高端要素集聚能力 - 天天要聞

其次,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需要邁出更大、更快的步伐來探索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金融規則體系,實現金融市場融合,率先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國際慣例的金融運行規則和制度體系。

最後,為了對接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進一步解決離岸在岸市場的互聯互通問題,可以考慮研究探討參照美國開設的IBFs(國際銀行便利)在前海、南沙與橫琴進行離岸賬戶的試點開設工作。

提升金融高端要素集聚能力

南方日報、南方+:未來廣東如何實現從金融大省向金融強省的跨越?廣東金融業應該如何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實現更大作為?

易行健:廣東要實現從金融大省向強省的跨越,需要繼續加大金融業的改革開放、加大對國際金融樞紐建設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高端要素集聚能力。

廣東金融業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推進金融業開放,完善金融業組織體系。需要從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角度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出發,大力推進科技金融與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大力推動數字金融發展以提升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豐富金融產品體系創新,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在守住不發生金融系統性風險底線的原則下,保護金融生態圈的複雜性和多樣性,鼓勵金融產品創新的多樣化發展。可以考慮在金融科技、科技金融、創業金融、航運金融、金融租賃、跨境金融、金融風險管理、金融跨境監管等領域鼓勵有序創新;創新綠色金融產品體系以助力經濟可持續發展,這方面需要鼓勵金融機構研發差異化的金融產品,引導和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在境內外發行氣候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轉型債券等綠色債券和綠色債券融資工具

廣東金融學院副校長易行健:實現金融強省目標,需提升金融高端要素集聚能力 - 天天要聞

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擴大FT賬戶適用主體範圍,深化FT賬戶功能;繼續提高人民幣跨境結算等服務的便利化水平,積極推進跨境領域適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支持港澳人民幣清算行參與內地銀行間拆借市場;探索發展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推動數字人民幣在跨境電商、跨境旅遊等領域的應用;

積極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加快建設國際金融樞紐。進一步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深度對接,打通在岸、離岸兩個金融市場,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穩步推進粵港澳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逐步推動制度規則方面的對接。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需要邁出更大、更快的步伐來探索構建與國際接軌的金融規則體系,實現金融市場融合,率先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符合國際慣例的金融運行規則和制度體系;明確粵港澳大灣區各中心城市金融發展與金融開放中的定位,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優勢互補、合作競爭、協調發展的網路型國際金融樞紐。

【記者】黎華聯

【作者】 黎華聯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關稅戰導致中國商品衝擊周邊市場?「對美出口減少並未導致對東盟出口激增」 - 天天要聞

關稅戰導致中國商品衝擊周邊市場?「對美出口減少並未導致對東盟出口激增」

5月20日,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在京舉辦「臨甲7號沙龍」活動,外交部亞洲司梁建軍副司長圍繞新時代中國周邊外交理念與實踐,同中外媒體進行交流。習近平主席訪問東南亞三國、中國-東盟關係、區域合作、人文交流,中美經貿局勢成為會上的高頻詞。談及中美貿易局勢將如何影響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梁建軍表示,中國出口市場格局的多...
大利好!國家發改委重磅發聲→ - 天天要聞

大利好!國家發改委重磅發聲→

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表示,我國經濟總體仍保持平穩增長,經濟運行向新向好,展現出強大的抗壓能力和內生動力。數據顯示,國內消費投資穩定增長、出口頂住巨大的外部壓力保持增長。1至4月,我國
能源早新聞丨我國首個,成功吊裝! - 天天要聞

能源早新聞丨我國首個,成功吊裝!

新聞聚焦◐國家發改委:1—4月審核固定資產總投資5737億元。5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1—4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7個,總投資5737億元,其中審批15個,核准12個,主要集中在能源、農林水利、高技術等領域。4月份,共審批固定資產投資項目5個、核准3個,總...
四川城鄉居民繳費15年,養老金1千5 - 天天要聞

四川城鄉居民繳費15年,養老金1千5

在四川,有一位居民自1964年5月出生以來,歷經15年的繳費歷程,其養老金達到了1508.1元。值得注意的是,其賬戶存儲額為7.88萬元,加權平均係數為0.5。在2025年5月,這位61歲的居民正式退休。在計算養老金時,首先是基礎養老金部分
金價大幅拉升,發生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金價大幅拉升,發生了什麼?

2025年5月19日出現市場全線殺跌、金價大幅拉升的情況,主要原因如下: 美國信用評級下調:穆迪以「巨額財政赤字和利息成本攀升」為由下調了美國政府信用評級,這引發了投資者對美國主權債券市場的擔憂。
善擇ESG風險跟蹤第85期|106家公司暴露ESG風險,大有能源子公司因機械致死事故停產 - 天天要聞

善擇ESG風險跟蹤第85期|106家公司暴露ESG風險,大有能源子公司因機械致死事故停產

2025年5月第2周,106家上市公司曝光風險事件157起,風險指數196.75,其中治理風險佔37.4%,環境風險佔11.2%,社會風險佔51.4%。聯創股份(300343)、中煤能源(601898)、鉑科新材(300811)、大有能源(600403)、東方集團(600811)、嘉美包裝(002969)、大眾交通(600611)、農業銀行(601288)E
蝶變、拉滿、C位……劃重點!解鎖4月經濟數據頂壓增長背後政策「組合拳」密碼 - 天天要聞

蝶變、拉滿、C位……劃重點!解鎖4月經濟數據頂壓增長背後政策「組合拳」密碼

央視網消息:4月份經濟數據發布,中國經濟頂住壓力穩定增長。消費、外貿、投資等一系列釋放出積極信號的數據,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這背後的「政策密碼」是什麼? 4月份經濟數據出爐了!國民經濟頂住壓力實現穩定增長,這背後是政策「組合拳」發力的結果。 重點一:工業生產增長迅猛 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