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發銀行信用卡成被投訴之王

2022年09月28日20:39:18 財經 1464

浦發銀行信用卡成被投訴之王 - 天天要聞

不斷被監管處罰的浦發銀行信用卡,還在所有銀行中收到了最多的信用卡投訴。


撰文 | 張浩東

出品 | 支付百科


今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了關於2022年第二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的通報,披露了銀行信用卡業務、個人貸款業務最新投訴情況。


2022年第二季度,銀保監會共接收銀行業消費投訴81716件,涉及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8338件,占投訴總量的22.4%;股份制商業銀行32575件,占投訴總量的39.9%。


在總共81716件投訴中,涉及信用卡業務的投訴達到了39687件,占投訴總量的48.6%。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投訴9805件,股份制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投訴26488件。


01


浦發信用卡投訴最多


具體來看,交通銀行位列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投訴排名第一,信用卡業務投訴量為3404件,其次為工商銀行的1620件和農業銀行的1604件。四到六名分別是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中國銀行

浦發銀行信用卡成被投訴之王 - 天天要聞

股份制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投訴前三位分別是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信用卡業務投訴高達6172件,占浦發銀行投訴總量的86.6%,興業銀行、平安銀行的投訴為4093件和3316件。


此外,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三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在的第二季度信用卡業務投訴量均超過了2000件,緊隨其後的是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恆豐銀行浙商銀行


可以看到,在2022年第二季度,浦發銀行成為了信用卡「被投訴之王」,甚至和其它股份制商業銀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拉開了比較大的差距,背後也反映出浦發銀行信用卡業務存在的種種問題和亂象。


相比一季度信用卡業務的37954件投訴,二季度信用卡業務投訴量有所上升。二季度的信用卡業務投訴王浦發銀行,在今年一季度時就排名第二,共收到了3381件投訴,二季度又增長了近3000件,幾乎翻了一倍。


一直以來,信用卡業務投訴在銀行總投訴中都佔據著很高的比重,多家銀行信用卡業務投訴比例超過了80%,成為了投訴的大頭。隨著銀行零售轉型的加速,被視為轉型關鍵的信用卡業務,卻有越來越多的問題暴露了出來。


據「支付百科」了解,銀行信用卡業務的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徵信問題、息費問題、分期問題、催收問題、信用卡授信額度等多個方面,雖然銀行信用卡發卡增速已經放緩,但居高投訴的信用卡業務投訴量,讓銀行不得不對信用卡業務做出調整。


02


接連被監管處罰


近兩年來,信用卡業務逐漸進入了精細化運營的時代,銀行不再過分看重發卡量等指標,不過此前幾年在信用卡業務上的一些問題,還沒有完全整改到位,也導致了銀行頻頻因信用卡業務違規收到監管罰單。


比如之前有的銀行為了爭奪信用卡用戶資源,放寬了對用戶資質的審核,還會以高額授信的方式刺激持卡人進行消費,這種過度授信的行為造成的一定的風險,使部分持卡人開始挪用信用卡資金。


作為二季度信用卡投訴王的浦發銀行,自然也是監管處罰的常客。從去年以來,浦發銀行已經多次因信用卡業務遭到監管的處罰,接連不斷的罰單也能說明浦發銀行信用卡大量投訴並非沒有原因。


去年5月份,上海銀保監局發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因信用卡資金流向管控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人民幣40萬元。


去年12月份,浦發銀行南寧分行因信用卡透支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貸款業務未嚴格進行風險管控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被廣西銀保監局罰款人民幣180萬元。


今年6月份,浦發銀行信用卡中心被銀保監會上海監管局處罰,其主要違法違規事實為催收業務管理不嚴,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受到的處罰是改正加罰款人民幣40萬元。


對於浦發銀行而言,信用卡業務已是主要的收入來源,2022年上半年,浦發銀行信用卡業務總收入219.22億元。要想保證信用卡業務的穩定運營,也必須要及時解決違規問題。


在信用卡業務越來越嚴格的監管下,銀行一方面要控制信用卡授信額度和風險,另一方面也要明確信用卡業務紅線,實時監測信用卡的資金流向,規範持卡人的用卡行為。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NAS慎用指南:RAID0+無備份+不備電,翻車別怪我沒提前勸 - 天天要聞

NAS慎用指南:RAID0+無備份+不備電,翻車別怪我沒提前勸

大學同學某君,喜看美女高清視頻,存於雲盤每日觀瞻,豈料平台開展綠色行動,平日珍藏悉數被嗶,後在馬首富家直購大容量硬碟,盤內裝滿學習資料,繼續夜夜歡樂。前年同學小聚笑談此事,老哥表示已經搞定NAS私有雲服務,不但實現多設備數據互通,而且居家、遠程都能獨享快樂後花
Deep seek分析:未來3年內,普通家庭貶值最快的7項資產 - 天天要聞

Deep seek分析:未來3年內,普通家庭貶值最快的7項資產

近些年,很多人在買了某些東西之後,剛開始心裡美滋滋的。但沒過幾年,這些商品卻成為了「賠錢貨」。最明顯的就是房子、車子。於是,有人問Deep Seek:未來三年,普通家庭最容易貶值的東西有哪些?而Deep Seek給出的答案,除了房子和車子之外,還有手機、小眾收
智慧玩梗 · 網路安全警鐘長鳴 - 天天要聞

智慧玩梗 · 網路安全警鐘長鳴

網警蜀黍在此提醒大家,在「整蠱」「搞怪」的同時,在網路安全這件事上,也別忘了保持警惕。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在網路世界中保護自己的建議。時刻記住:網路安全,不容玩笑!
OPPO「開卷」,影像旗艦淪為千元機,Reno12 Pro開始收尾了 - 天天要聞

OPPO「開卷」,影像旗艦淪為千元機,Reno12 Pro開始收尾了

以前,攝影是一項門檻較高的愛好。那時候,手機拍照效果十分有限,功能機的拍照質量差得讓人無法忍受,所以出門旅遊時,很多人要麼選擇攜帶專業的單反相機,要麼乾脆找當地的攝影師幫忙拍攝。但是現在,隨著智能手機攝影技術的飛速發展,攝影已不再是只有專業人士才能掌握的技能。
蘋果給Windows筆記本重力一擊,24GB+512GB+M4晶元,突降到7199元 - 天天要聞

蘋果給Windows筆記本重力一擊,24GB+512GB+M4晶元,突降到7199元

在如今的筆記本市場,各大品牌都在爭奪用戶的注意力,競爭異常激烈。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推出了性價比非常高的產品,就連蘋果也在這場競爭中加大了力度。特別是2024款的MacBook Air,以其強大的性能和合理的價格,成為了許多用戶的首選。相比於以往的MacBo
很突然,16GB+512GB降2740元,徠卡機皇收尾了 - 天天要聞

很突然,16GB+512GB降2740元,徠卡機皇收尾了

當小米15 Ultra以6499元起售價亮相時,不少用戶感嘆"小米旗艦越來越貴了"。例如,今年發布的小米15 Ultra,售價高達6499元。雖然價格有所提高,但仔細分析其配置,我們仍能發現小米在保持高性價比方面的努力。對於熱愛攝影且預算有限的用戶而言,老款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