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現千億「建設」他國,如今捐1.5億再回來,李嘉誠:錢應留中國

2022年07月15日00:12:28 財經 1460

提到國內知名港富李嘉誠,想必很多人都並不陌生,曾連續15年蟬聯亞洲首富寶座,他在經商一事上的超前眼光和敏銳嗅覺助其安穩度過多次經濟危機,李嘉誠總說:「我是個純粹商人,不要拿那些空洞的道德要求我。」而他也切實地貫徹著這一自我評價。

套現千億「建設」他國,如今捐1.5億再回來,李嘉誠:錢應留中國 - 天天要聞

2013年前後,李嘉誠在國內瘋狂套現約4000億現金後轉戰以英國為主的歐洲市場,多次投資地產、鐵路、能源等支柱性產業,把控著當地超40%的電信、約1/3的天然氣市場。

為感激他對英國建設做出的貢獻,他還得到了伊麗莎白二世接見並被授予爵士勳章,也許是為方便海外活動,李嘉誠早早就改入了加拿大籍,因此在國內一直有各種「不愛國」罵名。

然而這一評價如今卻出現了轉機,近日,李嘉誠再次上演老戲碼:多次減持歐洲資產後攜千億高調回國,還大手筆向香港中文大學豪捐1.5億現金,與該校一眾高管熱情合影留念,而這也成為了李嘉誠90歲後難得的一次公開亮相。眾人不禁懷疑:難道他真的準備回來了?對此李嘉誠則正面回應道:我賺的錢,本就打算留在中國!

套現千億「建設」他國,如今捐1.5億再回來,李嘉誠:錢應留中國 - 天天要聞

作為一個常年活躍於商海一線的投資豪客,李嘉誠向來都是個行動派,其近年來的活動更是大有「回來」跡象:2018年時長江和記以近80億收購價買入了瑞銀集團倫敦大樓,本以為他會就此借寫字樓租賃業大展拳腳,沒想這兩年又被轉售出去換來105億資金,這筆交易也被外界視為是李嘉誠減持回國的頭個動作,此後他便開啟了「賣賣賣」模式。

沒隔多久,長江和記被曝已賣出717億的歐洲電信基礎設施業務,而後更是將125架飛機一舉拋售,回籠現金330億,因這幾筆交易的涉及資金過大,還引起了英國競爭和市場管理局CMA)的注意,於是便對其介入調查。

同一時期,李嘉誠對於國內的態度也出現了微妙的改變,就在今年,李氏家族聯手信德集團一同對新能源領域投資18億予威馬品牌,再以25億投資與國網電力達成合作項目,又斥102.8億重金買下啟德機場地段,更別說在香港、上海、成都等地拿下多塊地皮。

除此之外,在醫療科研領域李嘉誠的多年布局也終於迎來了收成。早在2017年時,在小33歲的周姓「紅顏知己」推薦下,李嘉誠嘗試了一種在北美富豪圈內小有名氣的前沿抑衰科技「WLife」,用後表示「好似年輕20歲」故豪擲2億委託一家矽谷生科企進行專研開發。

套現千億「建設」他國,如今捐1.5億再回來,李嘉誠:錢應留中國 - 天天要聞

援引《Nature》、《Science》等公開學術資料可知,這一技術起初由哈佛醫學院發現可成功延長實驗動物約1/3的健康生存期,而後在華盛頓、清北等學府的研究中WLife也被證實可對人體老化指數起到正向引導的作用。

靠著新品研發,李嘉誠旗下和黃葯企今年順利登陸港交所,股價漲幅持續走高,而WLife隨著柏澳斯等生科企的入局後,如今其成熟版已藉由亰-東、天貓流入國內市場,受益數十萬高凈值人群

而除了上述給香港中文大學捐款1.5億外,哪怕正忙於在英國擴張商業帝國,李嘉誠也不忘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比如分別捐出2500萬、4000萬美元支持科研項目研究,又拿出3000萬支援雲南震情,以及捐資創辦汕大、廣東以色列理工、長江商學院等學校,相比起那些只會喊「加油」做表面功夫的偽善者好太多了。

套現千億「建設」他國,如今捐1.5億再回來,李嘉誠:錢應留中國 - 天天要聞

據統計,僅在內地教育這塊,李嘉誠累計捐贈的扶持項目已達200多億,分布於全國29個省的各類興學助教、文體扶持、養老醫療都有他旗下基金會的影子,據說幾年前他因病動手術時,還特地交代兒子:如果自己發生什麼意外,那麼李氏家族的善款要在中國,可見其心繫國內公益事業的一面。

儘管在資本市場上,李嘉誠確實是不折不扣的「純粹商人」,不過就捐款方面的「不手軟」,也值得我們對這位九旬老人少些非議、多些尊重,畢竟老話也總說:商人逐利,無可厚非。

不過李嘉誠或許也並不太在意外界評價,近日他好似有準備「跑」了,在投資連連受挫後,他又將目光看向了新晉「亞洲五小虎」的越南一帶。

套現千億「建設」他國,如今捐1.5億再回來,李嘉誠:錢應留中國 - 天天要聞

在被公共衛生事件席捲全球的當下,幾乎所有發達國家的GDP增速都出現了一定程度下滑,而越南卻以2.95%的正值快速發展,成為亞洲增速最快的國家,深諳低吸高拋之道的李嘉誠自然不會錯過這一「香餑餑」,已逐漸投資入局,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後越南慘遭美方加息貿易逆差飆升,不知能否滿足李氏的「大胃口」呢?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香港回歸28年來,與內地貨物貿易值年均增6.3% - 天天要聞

香港回歸28年來,與內地貨物貿易值年均增6.3%

7月1日消息,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據深圳海關統計,香港回歸28年來,內地與香港貨物貿易值從1997年的4208.7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2.2萬億元,貿易規模增長4.2倍,年均增長6.3%。今年前5個月,經深圳口岸的內地對香港地區進出口值達6502.4億元,同比增長6.5%,占內地對香港地區進出口值近七成。(深圳發布)(來源同花順...
A股午評:三大指數早盤漲跌不一,銀行板塊集體反彈 - 天天要聞

A股午評:三大指數早盤漲跌不一,銀行板塊集體反彈

A股三大指數7月1日早盤漲跌不一,截至午盤,滬指漲0.21%,深成指跌0.32%,創業板指跌0.58%,北證50指數漲0.21%。全市場半日成交額9813億元,較上日放量487億元。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板塊題材上,光刻機、銀行、創新葯、電力、中船系板塊漲幅居前;多元金融、跨境支付、銅纜高速連接、固態電池概念股跌幅居前。盤面上,...
沙特主權基金PIF又「增肥」:總資產增至1.15萬億美元 - 天天要聞

沙特主權基金PIF又「增肥」:總資產增至1.15萬億美元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秦嘉禾)本周一,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布了截至2024年底的合併財務報表。根據文件,2024年PIF總資產同比增長約18%,躍升至4.32萬億里亞爾(約合1.15萬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4月沙特公布的「願景2030」2024年年報中,PIF在2024底的資產規模為9413億美元。PIF...
規模7450億,下半年特別國債發行計划出爐,首發定檔7月14日 - 天天要聞

規模7450億,下半年特別國債發行計划出爐,首發定檔7月14日

財聯社7月1日訊(編輯 楊斌)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發行再度加快。2025年我國擬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1.3萬億元,上半年超長特別國債共計發行5550億元,佔全年額度的42.69%,下半年剩餘規模7450億。財聯社注意到,從最新發布的三季度發行計劃來看,下半年新的20年期特別國債發行較原計劃提前了10天,另外9月各期特別國債的發行較原...
畫說熱點|證監會更換LOGO!網友:解套了! - 天天要聞

畫說熱點|證監會更換LOGO!網友:解套了!

今天,@證監會發布 微博顯示,證監會更換了長期使用的機構標識,由套環改為三個V字形環抱。 證監會原來的LOGO由三個紅色的三角構成一個公字圖案。此LOGO寓意「三公原則」,表示中國證監會將....
今天,這隻轉債最後交易日!不操作或將損失超30% - 天天要聞

今天,這隻轉債最後交易日!不操作或將損失超30%

又有銀行轉債將被提前贖回。7月1日,杭銀轉債迎來最後一個交易日。7月1日收市前,投資者所持杭銀轉債可繼續在二級市場交易,7月4日為杭銀轉債最後轉股日,7月4日收市後,杭州銀行將以100.4932元/張的價格贖回未轉股債券。截至6月30日收盤
【午報】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銀行股迎集體反彈,穩定幣與固態電池概念雙雙陷入調整 - 天天要聞

【午報】三大指數漲跌不一,銀行股迎集體反彈,穩定幣與固態電池概念雙雙陷入調整

一、【早盤盤面回顧】財聯社7月1日訊,市場早盤震蕩分化,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9606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463億。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晶元股集體走強,凱美特氣等10餘股漲停。銀行股展開反彈,建設銀行等再創歷史新高。下跌方面,穩定幣概念股持續走低...
亞士創能等投資成立家居用品公司 - 天天要聞

亞士創能等投資成立家居用品公司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亞士家居用品(江蘇)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吳滌,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經營範圍包含:家居用品銷售;體育用品及器材批發;文具用品零售;衛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銷售;辦公用品銷售;針紡織品銷售;軟木製品銷售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吳滌、亞士創能(603378)旗下亞士家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