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縣城看發展|湖北棗陽:「老產業」新起來「新產業」強起來

2022年07月14日16:10:21 財經 1620

棉紗產量從3萬錠增至20萬錠;以前2人看管1台機器,現在1人看管10台機器……一家老棉紡廠的「蝶變」,恰如一座千年古城的「新生」。

近年來,湖北省棗陽市錨定高質量,升級改造傳統產業,優存量;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擴增量;優化營商環境,強變數,給經濟發展換上新「引擎」。

優存量 傳統產業迸發新活力

一排排細紗機轟隆隆作響,自動抓棉、落紗、包裝……走進棗陽市萬通棉紡實業有限公司智能紡紗車間,偌大的廠房難覓人影。偶爾見一兩人騎著小電動車在查看生產情況。

走進縣城看發展|湖北棗陽:「老產業」新起來「新產業」強起來 - 天天要聞

萬通棉紡實業有限公司智能紡紗車間。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訂單量、完成量、溫度和濕度等信息,這裡看得一清二楚。」萬通棉紡實業有限公司綜合辦主任張秀成指著車間在線監控中心的大屏說。他在廠里幹了20多年機器維修工,見證了車間內的變化:「以前車間滿是人,我們一天到晚守著,生怕出故障,現在坐辦公室看電腦就行了。」

建廠30餘年,依靠大量勞動力的投入曾幫這家棉紡廠快速起步,也一度成為其發展路上的「短板」。

「傳統產業不等於低端產業、夕陽產業。」張秀成說,近年來,公司轉變思路,加大技術改造投入,逐步淘汰老設備,提升自動化水平。轉型路上,公司獲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20多項。

「通過技改,產品質量更好了、品類更多了,市場競爭力更強了。」張秀成說。

棉紡廠內看得見的變化,是棗陽加快改造傳統產業、做優存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通過實施「百企百億」技改工程、智能製造示範工程,以科技賦能傳統產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67家,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89家。

擴增量 新興產業涌動新動能

「訂單排到8月份了。」米朗科技有限公司的直線位移感測器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位居前列,不過,製造感測器的核心導電材料碳漿卻依賴進口,這一直困擾著公司副總經理畢繼爽,「我們生產能力沒問題,但科研還存在不足。」

走進縣城看發展|湖北棗陽:「老產業」新起來「新產業」強起來 - 天天要聞

7月7日,在米朗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對加工件進行激光焊接。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經政府牽線搭橋,公司正與湖北文理學院聯合開展碳漿材料的技術攻關,預計今年就可以實現國產化。「到時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約50%。」畢繼爽說,此外,公司還有多個技術攻關項目在同步進行,每年投入研發資金400多萬元。

在棗陽,一系列政策舉措鼓勵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業專註細分領域,不斷做大做強。

「60多家企業與40所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引進高技能人才1300多人,60多項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棗陽市市長孔令波介紹,政府、高校、研究院、企業形成合力,近兩年全市累計獲批省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4家、市級企校聯合創新中心1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比重達38.2%。

為及時解決企業發展的難點、痛點,棗陽市圍繞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實施「一個產業鏈、一位市領導牽頭、一個產業規劃、一個工作專班、一張招商圖譜、一套支持政策」的「鏈長制」,當好企業的後盾。

2021年,全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登記入庫144家,同比增長140%。米朗科技等13家企業成長為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強變數 「軟」環境構築「硬」支撐

雖然去年10月份才投產,但位於棗陽吳店經濟開發區的湖北港利製冷配件有限公司車間內一片忙碌,滿負荷生產已半年有餘。

「未來,公司將打造以棗陽為新總部的核心製冷配件產業。」從廣東中山到湖北棗陽,新廠能快速進入「狀態」,得益於良好的發展環境。「簽約、開工、投產,我們只管提供相關資料,剩下的事『項目秘書』都幫我們跑了,貼心的服務,讓我們下定決心在棗陽紮根。」公司總經理黃錦明說。

走進縣城看發展|湖北棗陽:「老產業」新起來「新產業」強起來 - 天天要聞

7月7日,在港利製冷配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在運輸加工材料。新華社記者伍志尊 攝

他口中的「項目秘書」是一群奔忙在企業間的政府工作人員。抓住營商環境這個關鍵「變數」,棗陽推行「一名牽頭領導協調、一個項目秘書服務、一個路線圖落實、一個微信群督辦、一個政策包管總、一套協調機制推進」的工作機制,構築企業發展「硬」支撐。

以改革創新為經濟發展積勢蓄力,2021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4771戶,同比增長44.35%。多家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近些年落戶棗陽。

來到這座城市不久的黃錦明已經開始為棗陽「代言」,他說,公司正依託優勢資源,為棗陽「招攬」廢銅收購、冶煉和空調整機製造等上下游企業,打造產業集群。

放眼未來,換上新「引擎」的棗陽闊步向前不停歇。棗陽市委書記孟艷清說,將堅持擴規模與提質量並進、抓轉型與創特色互促,做好「補鏈」文章、「特色」文章、「智能」文章。(記者侯文坤、熊翔鶴)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注意!600250,大消息!下周潛力板塊揭秘 - 天天要聞

注意!600250,大消息!下周潛力板塊揭秘

多數投資者對於下周的大盤走勢表示繼續看好。南京商旅(600250)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南京旅遊集團擬以南京旅遊集團為主體,推進南京旅遊集團、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京體育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整合重組工作,打造南京市文旅體商綜
北大醫藥聘實控人為總裁 擬3000萬元開展證券投資 - 天天要聞

北大醫藥聘實控人為總裁 擬3000萬元開展證券投資

7月5日,杭州新優勢旗下北大醫藥(000788)宣布,7月4日,公司召開董事會,決定聘任徐晰人先生為公司總裁、余孟川先生為公司常務副總裁,任期自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之日起,至第十一屆董事會屆滿之日止。
富國基金董事長裴長江兩年250萬高薪,旗下百億美女基金經理,富國消費一姐王園園卻塌房,多隻基金長期血虧 - 天天要聞

富國基金董事長裴長江兩年250萬高薪,旗下百億美女基金經理,富國消費一姐王園園卻塌房,多隻基金長期血虧

來源:市場資訊來源:潮峰投研「為投資者創造價值」是公募基金常被提及的使命,但富國基金近期卻因「董事長高薪」與「基民長期虧損」的強烈反差,陷入輿論漩渦。當董事長裴長江兩年領取超250萬元薪酬的消息曝光,旗下美女基金經理王園園管理的多隻產品持續
全球公司市值又一次打亂:特斯拉跌出了前十,蘋果公司只排第三 - 天天要聞

全球公司市值又一次打亂:特斯拉跌出了前十,蘋果公司只排第三

在商業的浩瀚海洋中,市場就像那變幻莫測的天氣,時而風和日麗,讓企業如順水行舟般蓬勃發展;時而狂風暴雨,將許多看似強大的企業捲入漩渦,使其陷入困境。市場沒有永恆的王者,也沒有一成不變的格局。2025年全球公司市值的排名變動,正是市場變幻無常這一永恆法則的生動體現
深夜利好,6家半導體股中報業績大幅增長,最高利潤增長559% - 天天要聞

深夜利好,6家半導體股中報業績大幅增長,最高利潤增長559%

接下來A股將會進入中報行情,那些中報業績好的,將會非常稀缺,目前市場中可以看到的是機會非常多,最近我發現很多業績預告業績好的都是來自半導體的,剛剛有6家半導體產業鏈的股票業績大幅增長,接下來中報可以重點看看半導體板塊。第一家:芯朋微2025
汽車行業打頭陣 歐洲外資仍是長三角製造業重要投資方 - 天天要聞

汽車行業打頭陣 歐洲外資仍是長三角製造業重要投資方

中經記者 楊讓晨 石英婧上海報道(今年二季度,共有51個外資製造業及研發項目落地長三角。受訪者/圖)今年二季度上海市成為外資青睞的製造業重大項目投資地。據戴德梁行產業地產部數據統計,長三角範圍內,共有51個外資製造業及研發項目簽約,包括新項目和增資擴產項目(不包含物流倉儲類、產業園區投資項目,也不包含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