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120年里,不同儲備貨幣的受歡迎程度起伏不定,反映了全球主要經濟體命運的轉變。
例如,在1900年,美元和英鎊分別佔全球外匯儲備的0%和62%。但到了2020年,英鎊目前僅佔全球外匯儲備的4.7%,而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的近60%。
下圖顯示了120年來儲備貨幣的變化。
[1]什麼是儲備貨幣?
儲備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等貨幣當局以「儲備」形式持有的大量貨幣。
貨幣通常被作為儲備,為投資和交易做準備。我們龐大的全球貿易體系價值接近20萬億美元,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大量的貨幣作為儲備。事實上,估計每天有5萬億美元的貨幣互換交易。
以下是持有外匯儲備的一些原因:
- 匯率穩定有利於國內貨幣流通
- 確保危機時期的流動性
- 分散中央銀行的投資組合,這樣可以降低風險,提高信用評級
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各國從本國貨幣需求的增加中獲得經濟利益。
[3]儲備貨幣的興衰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從長遠來看,對貨幣的需求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相關性。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經濟規模越大、實力越強,其網路效應就越大,與全球經濟的聯繫就越緊密。因此,他們將貨幣作為儲備的需求就越大。
過去120年的外匯儲備數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這種說法。例如,日本經濟在全球GDP中所佔的相對份額在20世紀90年代初達到頂峰,也就是"失去的十年"的影響之前。隨後,它們作為儲備貨幣的峰值也大致相同,在1990年達到9.4%。
[4]美元的統治時代
由於美國在二戰後的經濟實力,美元被經濟學家稱為「工具貨幣」。
這意味著許多非美元經濟體仍然選擇使用美元進行國際交易。在進行任何商業或貿易交易之前,這些較小且不太被接受的貨幣通常被兌換成美元。這就是為什麼,儘管亞洲經濟體傾向於把中國作為其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它們在這些交易中仍有很大一部分是以美元作為首選貨幣的。
下面這些事實進一步證明了美元的強勢和力量:
- 超過65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 一些主權國家,如厄瓜多和巴拿馬,使用它作為官方貨幣兌換
- 大約90%的外匯交易涉及美元
此外,在極度不確定性和動蕩時期,美元經常被視為避風港。鑒於其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它可以被視為風險更小,相對於其他貨幣而言,它能夠承受更大程度的經濟衝擊。
[5]美元的新挑戰者
在不太遙遠的過去,美國在經濟上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儲備貨幣。今天,基於GDP增長,美國經濟正顯示出放緩的跡象。
中國正在崛起,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歐盟的最大貿易夥伴。預計中國在2030年之前將超過美國成為名義上的世界最大經濟體,那麼一種新的全球儲備貨幣是否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