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的西藏守墓家族,採用世襲制,選中者不見人吃貢品卻成榮耀

說到有名的陵墓,秦始皇陵絕對算得上是中國第一,歷史書上有記載的華夏5000年文明都沒能探討出風水之術起源於哪個朝代?但奇特就奇特在歷朝歷代的君王都非常信奉風水,她們覺得天底下有龍脈,自己死後一定要葬在龍脈,才能夠讓子子孫孫安安穩穩地穩坐在皇帝這個位置上。

我國的明13陵,風水位置極佳,西藏的藏王墓也同樣如此。這些人在生前的時候,便是他們所統治範圍內最尊貴的人,死了以後自然也埋葬在了他們所認為風水最好的地方。

今天我們要來介紹的是西藏一處非常神秘的藏王墓,埋葬的是第29代贊普到40代贊普

西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自己為王,他們統領,被稱為藏王。西藏這片區域非常大,但最被藏王所看中的地方便是山南瓊結縣亞龍河南岸的穆日山,所以,公元七世紀到九世紀的藏王,都埋葬於此。

根據考察,這片藏王墓的佔地面積約有305萬平方米,不跟中原皇帝一樣的是藏王墓的附近便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片地方,地上活著百姓,地下埋著王,而且這個藏王墓也是迄今為止歷史記載中最大的藏王陵墓,探索出來了九座墓葬。

大家最熟悉的贊普便是唐代松贊干布,這個人便是文成公主的丈夫,還有一個就是吐蕃滅亡的朗達瑪,這兩個不同時代的藏王,也埋葬於此。為什麼這片區域頗受西藏王的喜愛呢?

其實原因很是簡單,因為這個藏王墓的地理位置很是優越,背靠丕惹山,雖然前面沒有湖泊或者是河流,但這已經是西藏所能找到最佳的地理位置了,因為背有靠山。歷朝歷代的帝王陵墓規格都不一樣,間接的反映當時的統治者執政的能力。藏王墓也同樣如此,雖然都葬在這一片區域,但陵墓大小不一。

由於藏王的墓根本不是秘密開掘,也不是秘密下葬,所以非常多的陵墓遭到了破壞和盜挖。有很多藏王墓已經只剩斷壁殘桓了,從半山腰上也看得出以前的遺址。站在遠處眺望這些殘桓,彷彿能夠跟時空對岸的人對視,他們創造出來的輝煌,在歷史長河之中被碾碎。

藏王墓最神奇的色彩在於守墓人,在小說中經常會出現的歷代守墓人,其實在西藏是真實存在的,這個制度延續了200多年。就像是中原的皇帝死了以後會拿活人殉葬,西藏一開始的殉葬制度也是如此,但後來便想出了一種代替活人祭祀的辦法,那就是原本需要陪葬的人變成守墓人,他們的生命換了另外一種方式被消費。

一般而言,藏王下葬以後,他生前比較信任,又或者是比較熟悉的僕人便被挑選來守墓。對於某些人來說,被挑中以後痛不欲生,因為他們一生所能吃的食物只有祭祀台上的貢品,而他們的後半生,也只能在陵墓中度過,不管是何種關係的親人,都不能夠相見。

能夠在一個帝王面前相伴的人,自然是能夠享受榮華富貴的,被挑選為守墓人以後就成了活死人,雖然這種待遇對他們的家人而言是榮耀,但只有被選中的人才知道還不如被殉葬。最可怕的是,藏族的守墓人是世襲制,換取的便是家族世代的榮華富貴。

後來,西藏沒有了藏王,便也沒有了新墓地,自然而然,守墓人這個位置也沒有人接替了。特別是在九世紀後期,不管是贊普陵墓,又或者是其他的藏王墓,都陸續被偷盜搗毀。原因就是因為活著的人還需要活著,能夠守護這些陵墓的人已經無力守護。

西藏這片地方被稱為邪惡之土,也被稱為凈土,一群又一群的僧侶來此定居,穿著長袍的喇嘛也同樣如此。這些人自發的為這些藏王守墓,但他們不需要遵守活不見人的規矩,甚至還能夠開辦經文講座,點香祈福,成了他們的日常工作。

想要觀賞藏王墓,可以去哪裡呢

很多人去西藏只為瞻仰布達拉宮的宏偉,很少人會去看布達拉宮的主人松贊干布跟文成公主的墓,現如今,他們的墓地之上建起了一座神廟,是在80年代修建起來的。進去以後可以看見幾尊金身,分別是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墀尊公主還有一些地位舉足輕重的大臣。

對於外人而言,守墓人這個身份是比較神秘的,但這種殊榮被自己得到以後就會發現使命等於孤獨。哪怕這個制度代替了活人殉葬,對於人而言,離開了這個世界,就一定要放手,不管地位有多麼的崇高。

筆者有話說:

除非是中原文化下的一些墓葬,否則便很容易尋到,例如西藏的這些藏王,他們肯定也不會想到,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埋在一起反倒成了一籃子雞蛋。哪像中原的這些皇帝,死前多麼風光,死後也能夠悄無聲息地守著自己生前搜刮來的金銀財寶。什麼時候能夠將所有帝王的陵墓都挖掘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