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第五十卦鼎卦(1)

《易經》第五十卦 鼎 火風鼎 離上巽下

卦象結構:離上巽下

卦名:鼎卦 火風鼎

鼎,甲骨文字形為古代烹飪器具,上面像缸,兩側有耳,下面有足。

本義為用於煮盛物品或置於宗廟作銘功記績的禮器

說文解字》:「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

《玉篇·鼎部》:「鼎,器也,所以熟食者。」

相傳夏禹九鼎而作為傳國的重器。九鼎喻九州。

引申為:立國重器、政權象徵(九鼎、定鼎、問鼎。);三方對立,互相對峙的局面(三足鼎立、鼎足之勢);大(鼎力相助、大名鼎鼎);正當(鼎盛)。

易經六十四卦的卦名取名,有以卦象的自然屬性取名,有以卦象的人文屬性取名的,有直接以卦象的象形物取名的,如噬嗑卦(像口中咬一物),頤卦(像張大的嘴)。鼎卦的卦象,像鼎的甲骨字形,初六像鼎足,九二~九四像缸體,六五像兩耳。


《易經.序卦傳》: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

革,為去除、變革、革舊取新。

革卦,取法於獸皮除毛製革的熱水泡煮的工藝。熱水浸泡、煮制的工具最好是鼎具(革物者,莫若鼎)。革卦之後就是鼎卦(故受之以「鼎」。)。

食物烹飪,就是去生制熟的過程(革物者),去生制熟的工具就是鼎(莫若鼎)。

革卦,又象徵了改朝換代的革命(革物者),革命成功,建立新的政權,即定鼎天下(莫若鼎)。革卦之後就是鼎卦(故受之以「鼎」)。革故鼎新。


易經.雜卦傳》:「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革卦和鼎卦是相綜關係,革故鼎新,新舊更替,代表了事物的一體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