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姊妹》劇本「封神」,人生雖沒有苦盡甘來,但幸福卻從未缺席

或許這才是年代劇該有的樣子,雖然故事以何家八位女性為切入點,但卻通過幾個大家庭之間的因果關係,展現出了不只限於那個年代的悲歡離合。

與何家文一見鍾情的陳衛國走了,他帶走了妻子無盡的不舍與哀傷,也帶走了兒子說不出口的思念與依戀。

從某種角度來說,陳衛國是《六姊妹》中第一個隕落的主要人物。

他的隕落與何常勝、大老湯不同,看著他一點點的消瘦,看著他無法忍受那由內而外的痛楚。

作為一個身心融入進這個大家庭的旁觀者,那種自己就是何家歡的代入感,不是一句共情就可表達與描述的。

也許所謂的年代劇,只是一件不大不小的外衣,畢竟那些足以改變和左右歷史車輪的內容,很多時候並不適合在電視劇中拿出來供觀眾討論與評說。

而藏在這件外套裡面的,是何家八位女性的一生,是何家八位女性用自己的一生,刻畫出的人生百態和悲歡離合。

無論男女,人的一生從來不只有愛情或親情,情這個字代表的意思與內涵也並不僅限於愛這般單一,這樣一種感覺在陳衛國隕落時特別讓人有所感觸。

作為觀眾,相信會有許多人與我這般,對何家文這個角色有著更多的喜歡與共情,相比起何家的八位女性,她無疑是最讓人心痛與莫名心安的。

從某種角度來說,何家文也是幾個姐妹中最像奶奶何文氏的。

看著何家文遊刃有餘的情緒內斂,看著照顧在婆婆身邊的何家文,看著在丈夫彌留之際也不願將自己的苦說給家人聽的何家文。

她就像是從奶奶那個時代(甚至更久遠之前)走進現實中的傳統女性,一個讓人又愛又憐的大家閨秀。

雖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可在何家六姐妹中無疑二姐何家文是最像「龍」的那一個,她也是在性格與舉止上最不像自己母親劉美心的那一個。

即便是從小便承擔起整個何家重擔的大姐何家麗,即便是大姐吃了五個妹妹加起來都未必有她多的苦,可當她們二人站在一起時,無論人物還是人物背後的故事也是何家文更勝一籌。

何家文是擁有過幸福的,但對於她來說幸福太過短暫,她與大姐何家麗一樣對父親有著更為清晰的印象,卻沒有大姐那種對父親印象刻入骨髓的清晰印象。

她雖然與丈夫陳衛國一見鍾情並得到了相對幾個姐妹最多的祝福,但她也因為這份祝福承受了更多的生活之苦。

一對孤兒寡母,不僅失去了丈夫家的照拂,更有一種被落井下石之感。

即便何家文背後還有奶奶、母親與五位姐妹,可她終究與奶奶那般成為了「陳何氏」。

當生活看起來越來越好的時候,當生活看起來越來越有奔頭的時候,何家文的天塌了,她與深愛著的丈夫永遠不會再有機會相見了,也許她的後半生只能與兒子相依為命了吧。

對於何家文來說,她的一生或許再也不會有苦盡甘來了,無法之後的她有再多的幸福與開心,都不會有另一半與她分享這份幸福與開心了。

時間或許會沉澱和消弭一切悲苦,但同樣也會將得來不易的幸福與開心毫不留情的帶走。

或許在短暫的人生中幸福總會來臨,可苦盡甘來真是一件值得被期待與相信的事情嗎?

關於《六姊妹》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裡,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