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洪女士去年11月從杭州某lv專賣店,花了4萬多買了一件羽絨服,讓她沒想到的是,這種價位的羽絨服,居然穿了4天就起毛了。杭州大廈服務中心樓層負責人表示,lv店鋪售後人員表示這種情況屬於正常使用損耗,衣服在穿著過程中,和桌角等位置摩擦的時候,都會出現起毛的情況,門店表示送免費乾洗一次,幫客人把起毛的部分修復。(據1月10日瀟湘晨報報道)
報道稱,洪女士表示,自己是12月份天氣轉涼才把羽絨服拿出來穿的,沒想到就穿了4天,就發現不對勁了,「袖口也起毛了,下擺也起毛了,要是幾千塊也就算了,但是衣服4萬多。」
4萬多元的羽絨服,穿了4天就起毛,消費者對商品質量產生懷疑,這當然是正常的。雖然起毛的原因,到底是商品質量不過關,還是消費者沒有正常使用,還有待查證,但消費者維權,實屬正當之舉。
不得不強調,lv是大品牌,也是奢侈品牌。在消費者的心中,奢侈品應該有一定的質量保證。畢竟,衣服是買來穿的,這是基本常識。不過,現在一些網友卻認為,洪女士「吃虧上當」,就是迷信品牌。甚至還有網友稱,奢侈品的衣服包包等,是用來掛在衣櫃里的,不是用來使用的。
這些說法當然不正確。如果商家出售的是收藏品、藝術品,那就應該在出售的時候明確告知消費者。
值得關注的是,價格高昂的奢侈品出現消費糾紛並不少見。2023年8月,楊先生在杭州大廈某專櫃花4400元購買了一件男士t恤。穿了兩天,用清水洗了洗,發現袖子褪色嚴重。同年3月18日,湖北一位消費者在某專櫃購買了一件價值1.9萬元的限量版衛衣,僅僅穿了一次就出現開線、配飾丟失的現象,提出退貨遭拒。
每次奢侈品因質量引發爭議,都出現「不坑窮人」的嘲諷聲。有消費者戲言,奢侈品如果不是一次性的說明還不夠高端。還有人調侃,背了幾次還沒出現問題的大牌包袋有可能就是假貨。事實上,在消費者這一邊,價高質優服務好,這才是常態。就是說,品牌有一定的溢價,消費者沒有疑問,但是質量同樣應該有保證。
種種跡象表明,一些奢侈品是「一線的品牌、二線的品質、三線的服務」,已經成為消費者無法忍受的現象。可以肯定,當負面效應慢慢積累,長久下去,會侵蝕品牌形象,不利於品牌的長遠發展。
其實,不論什麼品牌,都應該告知消費者正確的使用方法。如果商品出現問題,只要及時妥善解決,也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如果確實是衣服的做工或材質的問題,也應該努力加以改進。
一方面,網友不必嘲諷消費者願意當「冤大頭」,應該支持他們合理合法維權。另一方面,品牌方也應該直面消費者的疑問,做好品控,這樣才會持久、健康發展。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