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剛不許與中方合作,特斯拉就向中企求助,外交部三連反問美政客

日前,美國聯邦眾議院委員會啟動對瑞士工業集團abb的審查,原因是美國在中國國企振華重工運往美國的橋式起重機上發現其裝有abb生產的設備。美國認為abb集團將集團生產和開發的設備與軟體提供給中國企業,可能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風險」。

在全球生產供應鏈日益緊密,以及中國製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4年保持全球第一的情況下,各個國家與跨國企業與中國的合作也在越來越緊密。無論是在中國產品上發現外企設備,還是在外國產品上發現中企設備,都是十分常見的事情。美國卻拿這件事情對瑞士企業發起審查,目的很明顯,是不許全球其他國家和企業與中方合作,逼迫它們與中國「脫鉤」。對此,abb集團發出了一份聲明,聲明中強調abb的軟體技術獨立於供應商,運往美國的起重機也不是美國從abb集團購買的,而是美國港口自己從中國購買的。

abb集團的聲明表明了美國眾議院委員會發起的審查就是在無中生有,也是在向美國表明不會放棄與中國的合作。不得不說,美國政客管得太寬了,他們連自己國家的企業與中國合作都禁止不了。據媒體報道,美國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的一款新型電動汽車所需的電池無法大規模量產,為此特斯拉正緊急從中國進口製造電池的關鍵零部件。根據美國政府去年在《通脹削減法》中政策規定,從2024年1月起,美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如果包含了中國生產或組裝的電池組件,將不再享有稅收減免。此外,美國國會近日宣布禁止國防部向寧德時代、比亞迪等6家中國企業採購電池組件。美國政府一系列的舉動反映出的是其堅定與中國「脫鉤」的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的舉動顯然與美國政府的意願相違背,這也恰恰說明了,美國政府無法將中企排除在電動汽車供應鏈之外。事實上,電動汽車中電池是最昂貴的部件,高昂的電池成本也是電動汽車大規模普及的障礙之一。而中國企業生產的磷酸鐵鋰電池,在成本上比其他類型電池低,在生產成本上佔據很大優勢。雖然特斯拉、福特等美國車企在努力追趕,但短期內它們很難追得上中國車企。除了成本優勢之外,據新加坡《商業時報》指出,中國企業在全球電動汽車電池的市場份額超過50%,在部分電池材料方面的供應滿足了高達90%的需求,規模經濟形成的優勢也使得美國車企幾乎不可能在效率上與中國企業競爭。一段時間內,美國車企仍然十分依賴從中國進口電池組件,美國取消稅收減免只會進一步降低美國電動汽車的競爭力。

就像上面所提到的,現如今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幾乎不可能被排除在外,美國政府推動美國與中國「脫鉤」,只會給美國自己的企業造成重大損失。此外,針對美政客頻繁以「國家安全威脅和風險」為由搞事情,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近日指出,為什麼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一味指責中國相關企業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什麼美國國家安全威脅的矛頭總是指向中國各行各業的領軍企業?為什麼其他國家明明沒有感到中國產品構成威脅,美方還要脅迫他們對相關中國企業進行封殺?

外交部的三連反問很好的揭穿了美國政客的想法,其針對中國各行各業的領軍企業,尤其針對中國高科技行業的領軍企業,就是為了遏制中國的發展,擺明是看中國什麼先進就打壓什麼。只許美國有高科技、只許美國的產品是世界最先進的,這種思維是典型的霸凌霸道行徑,也是一種另類的「閉關鎖國」。時代在進步、科技在進步,科技的發展不會因為美國的打壓而停止,美國「閉關鎖國」只會逐漸被後來者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