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不可注射的美容針:利潤驚人,或導致毀容

新京報訊(記者 叢之翔)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醫美行業亂象。有商家將只能外用於皮膚表面的「妝字型大小」日用化妝品,注射到消費者面部。其中,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暨肽因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聖姿生物醫藥有限公司、旭日美業商貿有限公司、遇太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被點名。

2022年3月30日,國家葯監局發布公告,對27類醫療器械涉及的醫療器械分類目錄內容進行調整。整形美容用注射材料按照最嚴格的第三類醫療器械進行管理,而「妝字型大小」的日用化妝品只能外用於皮膚表面,不可用於注射。

但央視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多款只被批准用於表層塗抹的化妝品被注射進了消費者的面部。這類以化妝品名義銷售的美容針劑,因為價格不透明,利潤極其豐厚,從業者趨之若鶩。此外,一些面部美容注射產品甚至沒有化妝品備案。

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為顧客注射美容針劑。  圖源:央視財經

「基本上成本是300多元,你一次收費的話怎麼都要在3000元以上。」旭日美業商貿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說。

這些利潤驚人的針劑是從哪裡生產的呢?央視記者來到了易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各類面部注射美容針劑,多是他們這樣的工廠生產的化妝品。工作人員坦承,其中很多工廠都沒有生產許可證。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副主任醫師郭鑫表示:「『妝字型大小』產品只能外用塗抹。有些不良商家把它當作注射產品,會引發消費者面部皮膚紅腫、破潰、反覆發炎,甚至導致無序生長、變形,美容不成變成毀容。」

編輯 彭沖 校對 薛京寧